首页 / 唐诗 / 田上

披蓑半夜耕——田上

韵脚:下平十三耕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gēng bàn yè pī suō

披蓑半夜耕释义

【耕】◎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耕】〔古文〕畊《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音更。《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从井。《易·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畬,則利有攸往。《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又《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爲養。《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宋史·王韶傳》

【半夜】◎半夜bànyè(1)[midnight]∶夜的中间;特指夜里12点钟(2)[halfanight]∶一夜之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喜置榻上,半夜复苏。——《聊斋志异·促织》

【半夜】1.一夜的一半。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巴金《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2.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披蓑】1.着蓑衣。五代崔道融《田上》诗:“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宋范成大《有怀石湖旧隐》诗:“冷云著地塘蒲晚,谁为披蓑暖钓磯。”2.蓑衣。王统照《号声·司令》:“于五躺在草作的披蓑上没做声。”

披蓑半夜耕用户点评
tx
春风吹我衣带

时至今日,这样一句极富深意的诗句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披蓑半夜耕的精神告诉我们,只有付出辛勤努力,才能收获美好的未来。无论是在农田还是在都市的劳动之中,都需要坚持这种勤奋与毅力。

2025-08-02 16:44:49
tx
像风一样

《披蓑半夜耕》诗中琅琅之声,道出了夜间劳作的辛苦与勤奋。作者借农夫的形象,描绘了一个面对风雨无畏、默默辛劳的坚韧形象。这种近乎超凡脱俗的努力,令人敬佩。

2025-08-02 16:25:22
tx
思考者

诗中运用了夜间的场景,与农民的劳作情景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寂静与沉默,给人以深思之感。

2025-08-02 16:16:59
tx
独舞的星光111111

知书达理之人,必韬光养晦,不泛泛而图名利。诗者以披蓑夜耕之形象,寓意其中,无声而又有力地向读者传递出深邃的人生哲理,引发人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挥洒间,似乎有无尽幽思穿梭其中。

2025-08-02 16:12:47
tx
WhisperingBreeze

半夜或为人所悉,披蓑可谓隐身人间。其胆识不凡,勇猛果敢。《披蓑半夜耕》之诗,以农人之务实精神为载体,展示了一种诗人面对困境时顽强勇敢的人生态度。不怕困苦、不惧艰难,他们用无言的抗争,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2025-08-02 16:11:07
tx
飞翔的大鸟

《披蓑半夜耕》将劳动者的形象仙化,与此同时又保持着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摹,合二为一,使得诗意更加丰满,对广大劳动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赞美。

2025-08-02 15:37:32
tx
青春之光

通过“披蓑半夜耕”这样简洁又形象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农民的形象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凸显了大自然中人与环境的紧密关系。

2025-08-02 15:19:14
tx
whistlingWind2

诗中的“披蓑半夜耕”以简短的文字勾勒出了农民默默耕耘的场景,饱含了对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

2025-08-02 14:50:43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