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zhāo zhāo mù mù
【朝朝】天天;每天。《列子·仲尼》:“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辩。”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始皇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唐孟浩然《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閒。”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六回:“或另有意外金钱,作为特赐,於是朝朝花酒,夜夜笙歌。”朱德《苦热》诗之一:“雨后朝朝上晓峯,登高缓步气从容。”
【暮暮】刘长卿《步登夏口古城作》诗:“但见荒郊外,寒鸦暮暮飞。”宋陆游《日出入行》:“但见旦旦升天东,但见暮暮入地中。”
这个词语的选择非常巧妙,既有韵律美,也贴切地传达了人们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度洞察与忧虑。
“朝朝暮暮”这四个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无尽疲惫与机械重复。这恰如鲁迅笔下人们一天又一天地在压迫和剥削下煎熬,没有任何希望。
此句“朝朝暮暮”用得巧妙而风趣,将一天的变化以两个字来概括。字与字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化作对日常生活的深思。每个朝晨都是新的开始,对日出怀有美好期望;每个黄昏都是一天的收尾,对日落怀有无尽感慨。暮与朝,相互呼应,生与死、明与暗,寄托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这简洁而深刻的两个字启迪人对时间的感悟,使我们更加珍惜光阴,体味生命的真谛。
同时,这四个字充满了生命的律动感,朝朝和暮暮表达了人们的日复一日的劳作和生活场景,饱含了热闹喧嚣的意味。
“朝朝暮暮”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国古诗中一大瑰宝。早朝的清晨,高耸入云的山峰在晨光中峻秀挺拔,原野上的薄雾笼罩一片,朝阳褪下了羞涩的面纱;傍晚的黄昏,落日的绚烂在天边铺展,彩霞将晚霞点缀得犹如织锦。这两个寥寥而笔触却十分精彩的字,展示出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幻无常的观察和怀想,使人仿若亲临其境,感受到了时光的流转与更迭。
他以平实的语言承载着对生活的痴迷,让人在日常中感受到诗意的存在。
这种运用音韵的手法使得整句诗在口头上易于记忆和传颂,增强了诗歌的口耳相传的特点。
“朝朝暮暮”四个字正是鲁迅式的用词,深刻地表达了人民在历史洪流中漂泊的苦楚与心酸,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