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四十五厚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jūn ēn hòu zhé shì jū zhèng
【君】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国~。~权。~临。~侧。 2. 古代的封号:商~。平原~。信陵~。长安~。 3. 对对方的尊称:张~。诸~。 典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恩】◎ 好处,深厚的情谊:~爱。~赐。~宠(指帝王对臣下的优遇和宠幸)。~德。~典。~惠。~仇。感~。开~。
【恩】《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痕切,音蒽。《說文》惠也。从心因聲。《徐曰》因者,有所因也。因心爲恩。又愛也,澤也。又《廣韻》隱也,私也。又州名。漢合浦郡,唐立恩州。又河南恩州,本漢淸河郡地,宋改恩州。又姓。前漢燕祭酒恩茂。《風俗通》大夫成恩之後。又叶衣延切,音烟。《趙壹·窮鳥賦》鳥也雖頑,猶識舊恩。內以書心,外以告天。
【厚】1.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 2.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 3. 深,重(zhòng ),浓,多:~望。 4. 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轻声)。宽~。 5. 重视,推崇:~此薄彼。 6. 姓。
【厚】〔古文〕垕《唐韻》《正韻》胡口切《集韻》《韻會》很口切,上聲。《說文》山陵之厚也。《玉篇》不薄也,重也。《易廣》博厚配天地。又《戰國策》非能厚勝之也。《註》厚,猶大也。又《增韻》醲也。又《廣韻》姓也。出《姓苑》。又諡法,思慮不爽曰厚。
【谪】1. 谴责,责备:众人交~。 2. 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迁。~降(jiàng )。~戍。~居。贬~。 3. 变异:“庚午之日,日始有~”。
【谪】《唐韻》《集韻》《韻會》陟革切,音摘。與讁同。《廣雅》責也。《玉篇》咎也,罪也,過也,怒也。《類篇》罰也。《左傳·成十七年》國子謫我。《註》譴責也。《史記·申屠嘉傳》議以謫罰,侵削諸侯。《前漢·武帝紀》天漢元年,發謫戍,屯五原。《老子·道德經》善言無瑕謫。又變氣也。《左傳·昭三十一年》日始有謫。又《玉篇》治革切《集韻》士革切,音賾。《揚子·方言》怒也。《註》相責怒也。又《集韻》丁歷切,音的。亦罰也。又叶竹棘切,音陟。《柳宗元·懲咎賦》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惟罪大而寵厚兮,宜夫重仍乎禍謫。 《說文》
【是】1. 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 2. 表示存在:满身~汗。 3. 表示承认所说的,再转入正意,含有“虽然”的意思:诗~好诗,就是太长了。 4. 表示适合:来的~时候。 5. 表示任何:凡~。~活儿他都肯干。 6. 用于问句:他~走了吗? 7. 加重语气,有“的确”、“实在”的意思:天气~冷。 8. 对,合理,与“非”相对:~非。他说的~。实事求~。 9. 认为对:~古非今。各行其~。深~其言。 10. 表示应承或同意(单说一个“是”字):~,我就去。 11.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居正】循正道。《公羊传·隐公三年》:“君子大居正,宋之祸,宣公为之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虽始之以淫侈,而终之以居正。”唐李德裕《授狄兼谟兼益王傅制》:“﹝兼謨﹞歷职有声,居正无挠,举其素行,擢在首僚。”明方孝孺《娱静楼记》:“谋畧事功者流而为诈,居正蹈义者不良於为。”王国维《观堂集林·殷周制度论》:“摄政者,所以济变也。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2.谓帝王登位。《艺文类聚》卷十三引晋刘琨《劝进表》:“诚宜遗小礼,存大务,援据图録,居正宸极。”
这句诗真得挺励志的嘛!你说谪居就谪居,没人逼你,可你还非得说是君恩厚,这简直是我养你这么多年白养了吗?还好意思说自己谪居是别人的恩赐,这不就是犯贱嘛!赶脚你是把人逗得笑出了声,这点评可真不是盖的!
稽古文辞,斯诗有余之称颂,实非虚也。谪居,能退能谦,亦世所难得。世人之为官,不为名利,不为权势,但为自身所爱,隐世自安,无不周矣。人皆亲妖亲怪,其能象安陆之卢居士乎,其能象禅师杨氏乎,得享恬逸生活,自为尘世罢黜,实大有可叹之处。
诗中贬谪之身与君恩之情相互映衬,给人以一种从容不迫的高雅之感。在纷繁的现实中,许多人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愿志存高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诗句所展现的境界,使人联想到儒家的道德修炼,以及儒家为国家文明的发展贡献出的心血。读者在阅读此诗后,或许能够反思自己的人生追求,进一步加深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解与思考。
仰慕之者久矣,众皆言其诗之卓绝,词之深远。然此“谪居正是君恩厚"一句,可谓尽得离情之妙,情至至情,不禁令人动容。言居退者,即谪居其义,以示诗人离乱世而得安宁之心,亦不负君恩之深厚。乃君脩文德以前王之志,捧诗书以劝学之众,实堪称为忠臣元老,当以此句为佳作之典范。
这句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谪居之人对君主的依赖和感激之情。人家不是为了指责你将我赶出京城,而是赞扬你在别墅里养了我这么个备胎。
君之恩厚,高悬乎云霄之间,风雨无休,无尽之恩浩荡滔天。汝,诗人也,因诗相表,以示谢恩之意。言谪居,言自宫闱之外退,于庐山之巅居。岂意前仆后继,若锺铸金,流传千古。故曰君恩厚也。已而深思而发,语境妙。
大佬让你谪居,可不是为了把你晾在一边呢,是为了让你在静谧的环境中修养身心!现在你应该感谢大佬的独到眼光,给你这么个养老院式的故居!
这句诗所蕴含的深意不言自明,尽显白居易豁达洒脱的性格。大多数的官员在遭受贬责时或是离职时,都会黯然伤神,难以释然。而白居易却以谪居为荣,将自己的降职看作是君恩深重的表现。这种境界让人佩服,同时也使人对于白居易的个人品德有了一种肯定。诗句的倾诉令人震湃感叹,既透露出对修行的热忱,也映衬出白公子隐士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