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楚辞 / 离骚

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

韵脚:上平十二齊

平仄:仄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3 xiāng dào zhī bù|fǒu chá xī

悔相道之不察兮释义

【悔】◎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后~。懊~。~改。~恨。~悟。追~莫及。

【悔】〔古文〕《唐韻》荒內切《集韻》《韻會》呼內切《正韻》呼對切,音誨。《說文》悔,恨也。《玉篇》改也,恨也。又《廣韻》《正韻》呼罪切《集韻》虎猥切,音賄。悔吝也。《正字通》凡言人有悔吝,此悔字讀上聲。凡言人能改悔,此悔字讀去聲。今人混讀者,非。又叶許里切,音喜。《詩·大雅》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旣受帝祉,施于孫子。又叶火五切,音虎。《陸機·凌霄賦》判烟雲之騰躍,半天步而無旅。詠凌霄之飄飄,永終焉而弗悔。又叶許旣切,音戲。《班固·奕旨》淨泊自守似道意,隱居放言遠咎悔。

【相道】亦作“相导”。向导,引导。《周礼·天官·寺人》:“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诗·大雅·緜》“予曰有先后”毛传:“相道前后曰先后。”孔颖达疏:“先后者,此臣能相导礼仪使依典法,在君前后。”观察、选择道路。《楚辞·离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将反。”王逸注:“相,视也。”洪兴祖补注:“相,息亮切。”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察】◎ 仔细看,调查研究:~看。~核。观~。考~(a.实地观察调查,如“科学~~”;b.细致深刻地观察,如“科学研究要勤于~~和思考”)。~觉。~访。~勘。~探。明~秋毫(“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喻为人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

【察】《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音刹。《說文》覆審也。从宀祭聲。《徐鉉曰》祭祀必質明。明,察也。故从祭。《廣韻》諦也,知也。《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又《增韻》考也,廉視也。《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又《唐書·百官志》監察御史,掌司六察。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又昭著也。《中庸》言其上下察也。又察察,潔淸貌。《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又苛察也。《老子·道德經

【兮】◎ 文言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兮】《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說文》語有所稽也。从丂八,象氣越丂也。《徐曰》爲有稽考,未便言之。言兮則語當駐,駐則氣越丂也。《增韻》歌辭也。又通作猗。《書·秦誓》斷斷猗,大學引作兮。《莊子·大宗師》我猶爲人猗。又與侯通。《史記·樂書》高祖過沛,詩三侯之章。《註》索隱曰:沛詩有三兮,故曰三侯,卽大風歌。《韻會》歐陽氏曰:俗作〈丷下丅〉。

悔相道之不察兮用户点评
tx
璀璨星光

最后,这句诗与其他古诗词有着一定的关联。通过与《明妃曲》中的一句进行比较,更加凸显了诗句中对过去自己错误的悔恨之情。两句诗都表达了人们对失去的悔恨,但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

2025-04-29 16:59:01
tx
独立心中秋

通过对自己言行的审视与检讨,诗人表达了自身的悔恨之情。同时以变化和排比的手法,将情绪与文字融为一体,使读者能更好地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之处。

2025-04-29 16:47:59
tx
流浪之旅

这句诗给我的第二感觉是,这是一个表达深深的懊悔心情的诗句。像是说作者曾经犯了一个错误,然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十分后悔。那种悔恨之情,真真实实地体现出来了。也可能是作者表达了对于人生中一些关键决策的辜负和迷茫吧。不过无论是哪种解读,它都传递了一种充满深情的情感。

2025-04-29 16:38:20
tx
匆匆浪迹

我唉呀!这首诗是虚伪的!仙人指路分明,什么叫“不察兮”?你倒是说清楚啊!人家不是先天悔而后天察嘛!还有,什么痛哭流涕,满目落泪?不如我告诉你!@兰陵笑笑生子缺女王:这个点评真是瞎了我狗眼了!对了,哈哈!要不是因为饲养了一只小黄鸭,我怎么会知道你的时代风俗习惯?!

2025-04-29 15:35:57
tx
DreamyClouds

一箭雙雕!詩人以寫詩方式來教育我們不能留下遺憾。肯爹啦!以後記得及時行動,不要當著過去的犯二,發生了什麼事也不知道,到死誤經,到頭來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所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詩不可察兮!不信你試一試?

2025-04-29 15:15:06
tx
阳光灿烂

"悔相道之不察兮"这句诗吧,感觉有点深奥吧,虽然有点理解了,但还是有点晕晕的呢~这句话里的"悔相道"是说后悔不相信的意思,"不察兮"就是没有仔细观察的意思,大概就是想说有时候我们后悔自己没有仔细观察事情,结果导致不好的后果。感觉这个诗句有点像是忠告啊,提醒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多注意,不然以后可能会后悔的啦。

2025-04-29 14:49:06
tx
偷井的狗

糟糕,查了半天也没找到“悔相道之不察兮”的解释,不甘就此失败,决定再发个朋友圈请教一下。

2025-04-29 14:19:35
tx
辗转反侧

時光匆匆,轉眼之間,我們又多了一個懷念。初次相見,那種興奮的感覺,恍如隔世。人生就是這樣,錯過一個,又衝破了一次。這種懊悔的感覺堆積在心頭,不容忽視。或許,我們需要學著放下和心無隔礙地相信,世間萬物都有他們的使命,沒有遺憾,或許我們不會遇到彼此。

2025-04-29 14:01:33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