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阿房宫赋

奈何取之尽锱铢——阿房宫赋

平仄:仄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拼音: nài hé qǔ zhī jìn|jǐn zī zhū

奈何取之尽锱铢释义

【奈何】◎奈何nàihé(1)[how]∶怎么办无可奈何(2)[how]∶如何奈何不礼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之奈何。——《史记·项羽本纪》(3)又且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单位,一铢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六铢为一锱,喻微小。)——唐·杜牧《阿房宫赋》奈何饮于酒肆。——宋·司马光《训俭示

【奈何】1.怎么,为何。《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宋叶适《题韩尚书帖》:“当时有识者皆怪讶,谓‘此乃古人遗风,前辈雅韵,奈何反被劾也!’”冰心《往事(二)》八:“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2.怎么样;怎么办。《战国策·赵策三》:“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楚辞·九歌·大司命》:“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3.犹言办法。《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没奈何,只得来到下处,

【取】1. 拿:索~。~书。~款。窃~。  2. 选择:选~。~材。~景。~道。~样。  3.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4.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5. 消去:~消。~缔。

【取】《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尽】1. 完毕:用~。说不~。取之不~。  2. 达到极端:~头。山穷水~。~情。自~(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心。~力。~瘁。~职。~忠。~责。人~其才。物~其用。  4. 都,全:~然。~是白的。~收眼底。~释前嫌。 | 1. 极,最:~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量(liàng )。~管。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锱铢】铢zīzhū[trifle]旧制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奈何取之尽锱铢。——唐·杜牧《阿房宫赋》典

【锱铢】锱和铢。比喻微小的数量。《庄子·达生》:“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淮南子·兵略训》:“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錙銖有餘。不能分人之兵,疑人之心,则数倍不足。”唐柳宗元《披沙拣金赋》:“观其振拔污涂,积以錙銖,碎清光而竞出,耀直质而特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吾无遗债累汝,汝亦无父母兄弟掣肘,得行己志,可勿受錙銖聘金。”2.比喻微利,极少的钱。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曼云先生家传》:“余常谓公平生有数反。家无常物,而用财如泥沙,不计有无,至錙銖之入,輒相顾动色,不苟取。”清许秋垞《闻见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户点评
tx
shimmeringSea23

诗句中的"奈何"一词,意味着对于现实的无奈和不满,并带有一丝苦涩。"锱铢"则指小利益,舍本逐末的行为。这一对比,生动地揭示了人们对于物质的狂热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偏离。这种对现实的抨击,既有现实意义,又给人一种思考的余地。

2025-08-01 16:40:31
tx
自由的红鹤

不要总是在琐碎的小事上纠结,真正的收获多是放在大事上哒,大事才是解锁你生活新姿势的钥匙呀!

2025-08-01 15:52:19
tx
夕阳下的思念

这句诗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人们对财富无止境的追逐和贪婪心态。形象的描写和明快的韵律,使得诗句在短短的几个字中展现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触动。通过这种形象性的写作方式,作者深刻揭示了人们内心的贪婪本质和盲目追逐的愚昧。

2025-08-01 15:38:56
tx
行走天涯

这首诗通过对人们贪婪心态的揭示,使人们在享受财富的同时也应思考财富对人们内心的掌控。韵律和用词的巧妙运用,使得诗句更富有力量感和感染力,也更容易让人们对其产生共鸣。同时,诗句的意境深远,引发人们对贪婪的反思,启示人们要追求更高尚的价值和更美好的生活。通过这句诗的点评,我们能从中看到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和思考,以及他对于人性的深度洞察。

2025-08-01 15:13:49
tx
久世祭

奈何取之尽锱铢,意味着无论何时何地,人们为了小利益而斤斤计较,显得狭隘和拘泥于物质。诗句运用了双音头韵,使得读者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与此同时,用词独特而有力,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思考。同时,这句诗所描绘出来的意境给人以警示,不应该为了微不足道的小利益而迷失了人性的真谛。

2025-08-01 14:46:18
tx
余生为你守候

这句诗完全可以用“奈取锱铢”来表达,缩短还方便记,充分体现了Z世代讲究简洁高效的特点。想想现在的社交媒体,谁还有耐心看长篇大论啊!这句诗传达出一个人要想有所收获,就必须把握住每一丝机会,就好像玩游戏一样,每个小技巧都得拿来试试,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025-08-01 14:35:25
tx
晴天霹雳

奈何取之尽锱铢,这句字眼实乃潘安的铁杵磨成针也。言道取用之方法,必须尽耐心细微,勤恳敦厚。若稍有大意,粗心大意之辈,如野蛮人思维,便将无法达到真正的取用。故曰奈何取之尽锱铢也。

2025-08-01 14:30:27
tx
SilverFox

好了,对于奈何同志的“取之尽锱铢”,小编就是这样深入浅出地为你解说了。希望大家能以B站的正能量作为座右铭,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直播呐喊!毕竟我们奈何取之尽锱铢,那可是个小气鬼!O(∩_∩)O哈哈~

2025-08-01 14:30:26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