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仄
拼音: yáng liǔ
【杨柳】◎杨柳yángliǔ(1)[poplarand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2)[willow]∶专指柳树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3)古曲名,即“折杨柳”[atune]羌笛何须怨杨柳。——唐·王之涣《凉州词》
【杨柳】1.泛指柳树。《诗·小雅·鹿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温庭筠《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緑烟金穗不胜收。”明杨慎《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允》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丰子恺《杨柳》:“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墻角里……因此常取见惯的杨柳为画材,所以就有人说我喜欢杨柳。”2.杨树和柳树的并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柳》:“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又《尔雅》云:‘杨,蒲柳也。旄,泽柳也。檉,河柳也。’观
杨柳,古人有诗云:“杨柳青青柳絮飞,白莲片片秋波垂。”此诗所描摹的杨柳景象,可谓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杨柳绿意融融,枝条柔韧,叶片如细丝般垂坠,恣意飘舞。春风拂面,杨柳犹如婀娜少女,轻盈灵动,令人心驰神往。夏天杨柳之绿,如诗如画,清新宜人。秋到便有无数的绿色雪花,柔软细腻,惹人心醉。冬至则杨柳全身披上银装素裹,依旧风姿绰约,龙韵盈袖。杨柳树枝随风摇曳,犹如溪流飘荡,吐露出万种柔情。
整首诗颇具哲理意味与生活情趣的结合。杨柳是大自然中的伟大生命,它不但有形,而且有灵。赋予了杨柳以寓意和主题,让人不禁为之沉思。韵味独特,意境深远,这才是一首好诗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杨柳与风相互呼应,共同谱写了一曲委婉悠扬的乐章。这种音乐美是源自于大自然的和谐而又无法捉摸的力量。杨柳借风摇曳,在空气中演绎着独特的舞蹈,使人愉悦之余也能感受到生命力的跃动。
杨柳一诗,诗意深远,想象丰富,充斥着浓郁人情。诗人凭借一句杨柳,寓意很多,给人以无限美好。杨柳既是自然之物,又是感人之景,巧妙融合在诗中,诗人一语中的。故杨柳之美,实乃文人传颂的伟大之美也。
杨柳散发着淡淡的花香,也散发着成熟女人的魅力,像尤物一样,让我不能自拔。天啊!这首诗真的是让我对杨柳有了新的认识,爱你哦杨柳
杨柳,纳凉处之最爱。其如柔桑柔韧之枝干,玉瑰玉照之容颜。荡漾的倩影如水墨山水,与人们纠缠热络。柳绦草摇,如舞蹈之情,轻盈投到,如借琉璃双莲。君不见那点点落花吗?宛如秦淮河畔卧底的舞娘,在风沙中旋转,怀抱而薰香,柔情散发。杨柳我所爱,更是人间春晓里的微风,静穆而如诗。
瞿秋白曾说过:“诗者,如同短剑,要比白刃尖。”这样一首短小精悍的诗,总能给人以悠然遐想。读完《杨柳》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杨柳丛上,感受到了春风拂面的轻柔和灵动。这是鲁迅先生所倡导的“痛苦感受生活”的生动写照。
杨柳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属于人文的象征。柳树既柔亦刚,枝繁叶茂,生命力顽强。常被诗人咏史笔名,代表了行家志士的精神境界。同时,柳树亦被赋予了抗苦耐劳的品质,可与人为喻。凡人于遭遇艰辛时,当效仿柳树,尽展悲欢离合之情,抑或与时俱进,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