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凉州词

不肯和亲归去来——凉州词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bù kěn hé qīn guī qù lái

不肯和亲归去来释义

【不肯】◎不肯bùkěn[willnot;wouldnot]——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不肯】不同意;不接受。《穀梁传·宣公四年》:“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唐韩愈《汴州乱》诗之二:“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茅盾《陀螺》:“他的太太有痨病,将来你不是正夫人!干吗你不肯?”

【和亲】亲héqīn[(ofsomefeudaldynasties)attempttocementrelationswithrulersofminoritynationalitiesintheborderareasbymarryingdaughtersoftheHanimperialfamilytothem]封建君主为了免于战争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与汉和亲。——《汉书·李广苏建传》典

【和亲】和睦相亲。《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与范氏和亲。”《礼记·乐记》:“﹝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汉晁错《对贤良文学策》:“百姓和亲,国家安寧。”《隶释·汉李翊夫人碑》:“九族和亲,若弃附根。”2.指两国彼此友好亲善。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不意颇伤齐师,愿结和亲而去。”《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3.指互相结成友好关系。《古今小说·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今臣特来讲和,王上可亲诣齐国和亲,结为唇齿之邦。”

【归去来】篇名。晋陶潜所作。《晋书·隐逸传·陶潜》:“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后用以归隐之典。宋梅尧臣《田家语》诗:“却咏《归去来》,刈薪向深谷。”2.回去。唐杜甫《发刘郎浦》诗:“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唐颜真卿《赠裴将军》诗:“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3.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五十二字二体,仄韵。清王奕清《词谱》卷七:“《归去来》调见《乐章集》词二首,

不肯和亲归去来用户点评
tx
DreamerOfStars

然而,这句诗也从侧面展现了游子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即使不情愿也不得不和亲人离别,反映出现代人在自由与责任之间的挣扎。

2025-04-30 16:40:56
tx
遥远的魔法

这句诗可以说是我等Z世代追求自由与独立的写照,因为我们喜欢在外面自由飞翔,不愿束缚在父母的身边。

2025-04-30 16:36:36
tx
进击的小菜菜

诗人意境之丰盈,揭示着人性情感之真切,着实有心机的一句。不肯和亲归去来,节奏曲折而又有力。读之,犹如回望过去离别之景,又仿佛身临再会之时。语言与情感相融,点石成金。再者,疆界曾塑峥嵘睿智诗人之灵魂,以史为镜,认识离别,更见亲情之珍贵。

2025-04-30 15:21:30
tx
悠然自得55

这种矛盾情感的表达,恰好与我们Z世代中常常感受到的焦虑不安不谋而合,毕竟我们也经常面临选择和放弃的两难境地。

2025-04-30 15:00:56
tx
夜雨知我

这首诗的韵律流畅,给人以明快、朗朗上口的感觉,读起来仿佛是一首抒发个人内心的歌谣。通过使用“不肯”和“亲归去”等词语,将主人公的拒绝和思乡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中的意境不是唯美和抒情,而是刻画了一个人内心的纠结和坚持。

2025-04-30 14:40:43
tx
SilentWhispers

这句诗的韵律由于使用了仄韵“归去来”,节奏感强烈,使整首诗在朗朗上口之余,更加具有音乐感。同时,用词精炼,简洁明了,准确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矛盾。意境上,这句诗给人一种思乡之情,却深深体现了主人公不愿回到故乡的决绝态度。

2025-04-30 14:14:52
tx
追逐幸福的鸟儿

不肯和亲归去来 此句简而意深,言者逗留之情颇捧心而来。亦许多勤翔者面临难别之际,心境恍若石破天惊。亲者如私人之索引,归去者如飞鸟之归巢,二者结合于此,引人共鸣。此句虽短,却流露出故国之思及远行之心痛,诗者抒发离情之深,令人心生辗转,豪情激荡。

2025-04-30 14:08:52
tx
不露声色

这句诗属于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用简洁的字数描绘了游子归乡不愿与亲人分别的心情。

2025-04-30 14:04:39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