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一東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wēng gū zhōu suō lì
【翁】1. 老头儿:老~。渔~。“塞~失马,焉知非福”。 2.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 3. 丈夫的父亲:~姑(公婆)。 4. 妻子的父亲:~婿。 5. 姓。 6. 鸟颈毛。 典
【翁】《廣韻》《正韻》烏紅切《集韻》《韻會》烏公切,音螉。《說文》頸毛也。《玉篇》鳥頸下毛。《前漢·禮樂志》赤鴈集六紛員,殊翁雜五采文。《註》孟康曰:翁,鴈頸。又《玉篇》飛貌。又《廣雅》翁,父也。《史記·項羽紀》吾翁卽若翁。又《玉篇》老稱。《史記·灌將軍傳》與長孺共一老禿翁。《註》年老頭禿也。又姓。《前漢·貨殖傳》翁伯以脂而傾縣邑。又《集韻》《正韻》鄔孔切,音。《周禮·天官·酒正註》盎,猶翁也。成而翁翁然,蔥白色,如今酇白矣。《釋文》翁,音嗚動反。一音於勇反。又《韻補》葉烏光切。《道藏歌》霄駢縱橫舞。紫蓋託朱方
【孤舟】孤独的船。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緜緜归思紆。”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明高启《出郭舟行避雨树下》诗:“一片春云雨满川,渔簑欲借苦多缘。多情水庙门前柳,庶我孤舟半日眠。”漢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 “孤舟”、“蓑笠”、“翁”都是简单的词汇,却通过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了乡村环境的朴实和孤独。
 
                                当听到"孤舟蓑笠翁"这句诗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这位老人一定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下棋,突然起了狂风暴雨,结果忙不迭地找了一条小船躲雨,从此就天天带着竹帽在船上摇摇晃晃地过着可怜的生活。这就是中年危机的写照啊!啊~人生就像一条孤舟,在大风大浪中度过,要勇敢面对啊!
 
                                这位大叔,还以为你在逃亡的小野猪呢,没准你的孤舟是从火影忍者的鬼灯岛漂过来的吧!不服气啊,我情愿相信你是在尝试一个"very good"的国际航线,穿上披风还仿佛是一名初次上飞机的游客啊!哎呀呀~这个孤舟蓑笠翁,太有意思了!感觉身世相当“孤独”。
 
                                韵律方面,《孤舟蓑笠翁》采用了较为平淡的韵律,没有特别押韵的手法。
 
                                听名字这老头和泰山凌霄差不多重了,但这是孤舟蓑笠翁嘛~这位大叔可是穿得像个乞丐耶~先戴个稻草帽,让人怀疑它是不是能扇蝇子;再裹一件稻草披风,仿佛下雨了能有重要任务。诗人当年发什么神经,把这位大叔当作写文人写哲人写成了?大叔急!
 
                                这句诗的作者真是够唬人的啊!孤舟蓑笠翁,这画面我想象了一下,就是一个老头子拿着一把草帽,穿着一件稻草披风,一个人在小船上漂流,简直就像是一个打破次元壁来到现实世界的NPC!这老头子肯定是穷神委派来收欠款的,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弄得我们纷纷投入这个富有古风的诗句中,不吓人吗?
 
                                而且我觉得这首诗的韵脚特别厉害,如果你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哒哒哒,哒哒就是孤舟咯咯,蓑笠更哒哒,翁就是终点绝对不能忘!这个韵脚是唱歌一样的节奏,非常好听。让人感觉好像在听顺溜的rap一样出神入化。时韵、字音的变化让诗赋予了更多的表达技巧,真的是太厉害了!
 
                                + 随着江水悠悠流动,行舟人独自垂钓,与周围的景物相互交融,给读者带来一种平和的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