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mǎn mù qīng shān
【满目】ǎnmù[eyeful]充满视野琳琅满目
【满目】。三国魏曹丕《与锺大理书》:“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宋秦观《如梦令》词之五:“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明李贽《复邓石阳书》:“而年逼耳顺,体素羸弱,以为弟姪已满目,可以无歉矣,遂自安慰焉。”瞿秋白《饿乡纪程》十四:“满目雪色长林,欣欣然迎我这万里羁客。”
【青山】īngshān[greenhill]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青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一见我这里青山隐隐,緑水迢迢,便问我借与他居住。”海默《我的引路人》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指归隐之处。唐贾岛《答王建秘书》诗:“白髮无心镊,青山去意多。”宋范仲淹《寄石学士》诗:“与君尝大言,定作青山隣。”严复《送沉涛园备兵淮扬》诗之一:“相看白髮盈头出,长恐青山与愿违。”3.山名。一名青林山。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于此,故又称谢公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
古人所言:“山者有情。”此诗之妙,不仅在于描绘了青山的壮丽景色,更在于揭示了山的感情。风景之美去美其美,山之情感亦在其中,可见作者用心之深。
满目青山,是我国文化的独特之处。自古以来,我国文化就以山水之美著称。满目青山,使人心旷神怡。与其在城市活得喧嚣不堪,不如去追寻一方满目青山,领略它的美景、传承它的人文,获得心灵的净化。
用了很老套的形容词,已经没有创作的动力了。在寂静中,唯有欣喜之心油然而生。突破看似平凡的词句,才能让人要读上十遍百遍。
满目青山,百里独秀,此景堪称人间绝世佳丽。享有此景之人,妙不可言,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林的翠绿,溪水的潺潺,鸟语的婉转。满目青山,皆因自然之美,凌晨而醒,傍晚而归,远离尘嚣,独处一方静谧之地,沉浸其中能让人忘记人世间的喧嚣。
如若问我此山之景有何珍奇之处?吾欲答者,道是无法言传。满目青山,尽揽天然之美,无需任何人工之修饰,它似乎拥有自己的灵魂,每片叶子,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都含有无限的智慧与生机。满目青山,宛如诗仙之笔下所创造的神奇世界,离开枝叶的绿色与碧峰高谷怎能谈得上山水之胜?
嘿,听说有人不喜欢这句诗,说它太过简单乏味?我觉得那是因为他们还没领悟到它的含义!“满目青山”,就像是一杯清凉的茶,简单却给人舒适的滋味,简直就是人生的提神良品!跟着这句诗,放松一下,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不就是生活的意义吗?
这句诗让人感到山脉的庞大和生命的蓬勃。声音和画面在脑海中重叠,充满活力。
满目青山,四季不衰。此诗写景之中,其意含蓄,颇使人陶醉。满目盈绿,青草如茵,山清水秀,景色可人。山有千峰万壑,犹如仙境;水有波涛汹涌,犹如清泉。青山绿水,皆为自然之美的极致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