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xiāng sī qǔ
【相思曲】古乐府曲名。《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懊侬歌》郭茂倩题解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懊儂歌》者,晋石崇、緑珠所作,惟《丝布涩难缝》一曲而已,后皆隆安初民间讹謡之曲。宋少帝更製新歌三十六曲,齐太祖常谓之《中朝曲》,梁天监十一年,武帝敕法云改为《相思曲》。”南朝梁王僧孺《春思》:“復闻黄鸟吟,今作《相思曲》。”
相思曲,以细腻入微而闻名,诗中所表达的相思意味深长。诗中所描绘的春景明媚,却难掩诗人内心之相思之苦,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矛盾情感的冲突。正所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只有抒发出世间万般相思,方能使人对无法得到的爱情如鲠在喉。
相思曲,虽为短小之作,然情丝万缕,引发人心思念之情。曲中二句“病梅香;娇草色,醉花香”的架构巧妙,以喻景以抒情。病梅香,恰似作者因思念之苦而悲苦不已;娇草色,正佐以春景,凸显爱情之美好;醉花香,则表达出作者渴望、追逐爱情的热切心境。三个意象相互映衬,使得诗作更加动人。
相思曲之所以经久不衰,折射了人们共同的情感追求。无论文人还是常人,无法逃避思念之苦。可望不可及,如曲中“空征”,如人生中的许多憧憬和梦想。因而,无论岁月如何变幻,人们对于相思曲的喜爱与推崇从未改变。
《相思曲》句句意境深远,读而有味。正如“红豆生南国”,赋予红豆以特殊象征,展示了诗人浓浓的思念之情。接着的“春来发几枝”,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情草开花巧妙地融合,诗情画意,让人领略到了作者那恋恋不舍的深情。读此诗令人心怀感伤,倍感唏嘘。
这首诗简短却发人深省,文字简约而意境丰富。它不拖泥带水,一句话就勾勒出了思念的苦楚。诗中的“相思曲”几个字像是一条金色的线,把真挚的情感串联起来。读完之后,内心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情感所感染,想在微信上问候下几个暗恋多年的对象了。
哇塞!这情诗这开头绝了!感觉直接戳中柔软的内心
然此曲之遗憾在于表达之语言稍显琐碎,欠缺一种高远的气势。故曲中情思虽深,然感触有所限。如欲真要表达相思之情,当丰富其意境,增加其情调,使读者得以提升情感之境界。
相思曲,如同秋夜的清辉,美不胜收。其中情思如风,在字句中流转,引人思索,令人回味。曲中语言优美婉转,音调动听,如丝般柔软。每一句都像是花瓣般开放,细腻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