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送穷文

转喉触讳——送穷文

平仄:仄 平 仄 仄

拼音: zhuǎn hóu chù huì

转喉触讳释义

【转喉触讳】或一写文章就触犯忌讳。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孟浩然》:“孟浩然诗:‘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疎。’唐玄宗闻之,曰:‘卿自弃朕,朕何尝弃卿。’孟贯诗:‘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周世宗闻之,曰:‘朕伐叛弔民,何谓有巢无主?’二子正坐诗穷,所谓转喉触讳。”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难言之矣,一傅众咻,转喉触讳,岂止此哉。”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忌用“哉”字》:“按文字避忌,至禁用‘哉’字,真所谓转

转喉触讳用户点评
tx
SunsetReflection

在意境上,通过这句诗,作者将一个人突然感受到的禁忌与声音相互呼应,使读者产生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2025-04-29 16:54:30
tx
云若寒

《转喉触讳》一诗初读,可谓韵律翻飞、文采辉煌。诗人巧妙运用平仄、押韵,使诗句声韵和谐,节奏流畅。然而,在深度品味时,却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现实寓意令人深思。有文人墨客欲借此诗揭示时弊,于大是大非中彰显品格与决心。可见,诗句之间有着催人警醒的力量,让读者感受到文化风险正当纠偏之必要。

2025-04-29 16:52:40
tx
sunnyDay123

转喉触讳,革新之风何来哉?四言而成,犹难以尽览其中之奥妙。喉转有声,变化万端,即使邂逅尘埃之声,亦可转变为音乐之佳韵。想当年花月之下,才子佳人齐集,一时之间,此诗便能引得酒酣耳热,歌舞升平。此诗之妙,不在于其有多少动感,而在于其在整改造化中,不失刚柔相济之势。

2025-04-29 16:10:32
tx
浮萍魅丶

顺藤摸瓜继续在网上搜了搜这个转喉触讳,发现原来是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句诗!是不是感觉一下子文艺起来了?这是古代诗人的高深境界啊!以后聚会遇到社交场面尴尬时,可以装X地霸气喊出,让大家重新对你刮目相看!感觉自己变成了古代文人一样诗情画意呢~

2025-04-29 16:04:05
tx
CherryBlossom

听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明白了!这句诗的意境是说,转喉的时候要注意避讳!就好像我们在偷吃零食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的脚步声,我们要立马躲起来,不敢发出声音。不然妈妈发现了,又要被骂偷吃零食了!所以转喉触讳就是这个意思啦!你们觉得呢?(´>ω

2025-04-29 15:49:29
tx
dancingFirefly62

听说这首诗是为那些吃货们量身定制的,转喉触讳,就是说你吃到喉咙都快痛的时候了,就是时候换个口味啦!别再一味咬牙嚼下去了,换着花样吃,让味蕾继续颤抖吧!所以,吃货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转喉触讳起来!

2025-04-29 15:14:18
tx
寂寞孤独

整体而言,这句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禁忌与声音的碰撞融入其中,给人一种不安和惊奇并存的感觉。

2025-04-29 15:13:23
tx
繁星之夜

意境方面,诗句透过"转喉触讳"折射出了人们对于言辞的忧虑与担忧。他们有着在舆论泛滥的时代里,触碰规范底线的危机感。尽管在一间喧嚣的嘈杂中,依旧能够清晰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庄严、谨慎与悲壮,使读者目睹言者难免的心境与抉择。相对于躁动的社会,这种诗意的情感更能够引发共鸣。

2025-04-29 14:50:21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