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原文 注音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原文

出豫垂佳节,凭高陟梵宫。皇心满尘界,佛迹现虚空。日月宜长寿,天人得大通。喜闻题宝偈,受记莫由同。

jiǔyuèjiǔdēngēnyìngzhì

chūchuíjiājiépínggāozhìfàngōnghuángxīnmǎnchénjièxiànkōng

yuèchángshòu寿tiānréntōngwénbǎoshòuyóutóng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评点
赵彦伯的《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是一首描绘登高远眺的诗作。诗人登临慈恩寺,俯瞰豫州的美景,一个佳节的早晨,他站在高处,凭借高陟之势而达到梵宫之巅,凭借垂佳之节而领略美景千里。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彦伯细腻地描绘了皇心如玉般照耀尘界、佛迹在虚空浮现的奇景。他用朴实的文字将人间生活与佛教智慧相融合,将日月长寿与天人大通相对照,展示了人间与仙佛之间的美好和谐。诗人喜闻宝偈的传颂,更是他心怀虔诚,对信仰之深厚的体现。他言道:“受记莫由同”,表达了自己愿接受智慧之光、受佛法加持,从而超越凡俗的意愿。整首诗以描绘景色为主,情感饱满,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虚幻世界的向往和希冀,在阐发了神奇的境界后,通过用字的繁体化,更加强调了其古拙优雅的文风。综上所述, 赵彦伯的《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中展现了他对景色的真切描绘与对佛教智慧的推崇。虔诚与渴望交织,描绘出一幅虚空之中的美景,引领读者进入一个神奇的境界。 之乎者也兮
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作者
同朝代作者
唐诗简介

《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出现了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唐诗》以简练自然的语言、美...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