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àn jié|jiē huà|huā ōu mǐn
【按】1. 用手或手指压:~铃。~键。~钮。~脉。~摩。 2. 止住:~捺。~耐。~压。 3. 依照:~照。~理。~例。~说。~质论价。 4. 考查,研求:~验(审查验证)。~察(稽查审察)。 5. (编者、作者等)在正文之外所加的说明或论断:~语。编者~。
【按】《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旰切,音案。《說文》下也。《廣韻》抑也。《梁文帝箏賦》陸離抑按,磊落縱橫。又《爾雅·釋詁》止也。《史記·周本紀》王按兵毋出。《前漢·高帝紀》吏民皆按堵如故。《註》按次第牆堵,不遷動也。又據也。《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祭器,按度程。《史記·白起傳》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註》屯兵以據援。又撫也。《史記·平原君傳》毛遂按劒,歷階而上。又《鄒陽傳》人無不按劒相盼。又控也。《史記·絳侯世家》天子乃按轡徐行。又察行也,考驗也,舉也,劾也。《前漢·賈誼傳》驗之往古,按之當今之
【节】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 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 6. 礼度:礼~。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 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 10. 略去,简略:~选。~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
【节】〔古文〕卩《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結切,音接。《說文》竹節也。又操也。《左傳·成十五年》諸侯將見子臧于王而立之,子臧辭曰:前志有之曰:聖達節,次守節,下失節。爲君非吾節也。又止也,檢也,制也。《易·頤象》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疏》節,裁節。又《節卦》節亨。苦節不可貞。《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又《說卦傳》節,止也。《書·康誥》節性惟日其邁。《禮·檀弓》品節斯。《註》制斷也。《爾雅·釋樂》和樂謂之節。《疏》八音克諧,無相奪倫,謂之和樂,樂和則應節。《左傳·莊二十三年》公
【化】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 4. 习俗,风气:有伤风~。 5. 特指“化学”:~工。~纤。~肥。 | ◎ 同“花”。
【化】〔古文〕《唐韻》《正韻》呼霸切《集韻》《韻會》火跨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又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又《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又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又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又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瓯】1. 小盆。 2. 杯:~子。茶~。酒~。金~(❶金属酒器;❷喻国土完整,亦指国土,如“~~永固”)。 3.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别称:~绣。~剧。 方言集汇
【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說文》小盆也。《廣韻》瓦器《正韻》今俗謂盌深者爲甌。《爾雅·釋器》甌瓿謂之瓵。《揚子·方言》罃甈謂之盎,其小者謂之升甌。又金甌。《唐書·崔琳傳》初,明皇每命相,皆先書其名。一日書琳等名案上,會太子入,覆以金甌,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卽中且賜酒。太子曰:非崔琳盧從愿乎。帝曰:然。又《韻會》西甌,地名。駱越別種。又東甌,閩中地。《史記·趙世家》夫翦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註》索隱曰:劉氏云:今珠崖儋耳謂之甌人,是有甌越。正義曰:屬南越,故言甌越。輿地志
【闽】◎ 中国福建省的别称。 方言集汇
【闽】《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珉。《說文》東南越種。《廣韻》閩越。《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史記·東越傳》閩越王無諸。《註》東越之別名。《註》按《說文》云閩,東越,蛇種也。故字从虫門聲。《山海經》閩在海中。《註》閩越卽西甌,今建安郡是也。又古養鳥官。《周禮·秋官·閩隷》閩隷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敎擾之。又《廣韻》《集韻》無分切,音文。《周禮·七閩釋文》又音文。又《廣韻》音旻。《周禮·七閩釋文》鄭氏音旻。又《集韻》謨官切,音瞞。《周禮·七閩釋文》漢書音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