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拼音: fāng fēi
【芳菲】◎芳菲fāngfēi(1)[fragranceofflowersandgrass]∶花草香美的样子(2)[flowersandgrass]∶芳香的花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宋·沈括《梦溪笔谈》
【芳菲】1.花草盛美。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啟曙扉。”唐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之一:“从今沁园草,无復更芳菲。”《红楼梦》第五十回:“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2.香花芳草。唐李峤《二月奉教作》诗:“乘春重游豫,淹赏玩芳菲。”元王翰《题败荷》诗:“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清洪昇《长生殿·弹词》:“玩嬋娟华清宫殿,赏芳菲花蕚楼臺。”3.芳香。南朝宋谢灵运《江妃赋》:“留眄光溢,动袂芳菲。”
这首《芳菲》真是心疼了,明明是一个很美好的形容词,却非常抱歉地被用来形容一个轻如鸿毛的人物。想象一下,一个芳菲的妹子站在那里,一阵风吹过,轻轻一吹就飞走了。
这首诗的意境是不是太抽象了?我怎么一点都看不懂啊!像是老师第一次教我们背上下五千年史纲诗的时候,叫我读诗朗诵,我就只剩下一个蒙蔽的表情了。这首诗是不是也是为了让人装逼名不符实呢?
老实说,看到这首诗我第一反应就是“我也只能看懂八二班的孩子”,我知道分不清开头和结尾到底是为了表示什么,难到这还是什么隐喻?不对不对,应该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底蕴,我这点境界肯定看不懂。
其中,“湖水洒胸次,楚山凌绿萝”一句写景如诗,给人以仙境之感。清新的湖水洒在胸襟之间,好似仙人洒露的甘霖;楚山高耸,如绿萝般,似有隐隐的空灵气息。婉约之情泛溢其中,令人陶醉。
此篇诗作采用七言律诗形式,迭出美好景物,他以眼前的繁花似锦之景点缀诗文,异常清新如梦如幻,令人为之倾倒。同时,他巧用对仗和音韵的运用,让整首诗显得韵味十足,妙在英气幽长。
这首诗是不是故意给人整的啊,全文一堆形容词,有必要吗?这是给语文老师看的还是我一眼就看得出来是个花花的诗?要是我写,肯定一句写完。芳菲,朦胧斑斓,让人迷茫。高人一等的表达,字数控制得恰到好处,让人感觉有深度!
此诗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深深的歉意,诗人非常理解我们读者的心情,毕竟遇上芳菲这样的人物,我们别说漂不起,连稳住都有困难。可怜啊,芳菲你走在人间,可不要被吹跑了!
《芳菲》这首诗真的让我感到了无力感,我们确实不能怪芳菲,也不能怪诗人。芳菲这个字好比一根细弱的线,一不小心就会断裂。这个妹子看上去柔弱无比,怎么会有人能够抵挡她的高贵?我真心希望芳菲能够好好保重自己,不要被世界的粗糙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