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三十六養
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huáng hé jiǔ tiān shàng|shǎng
【黄河】◎黄河HuángHé[theYellowRiver(HuangheRiver)]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黄土高原、夹带大量泥沙,每年达16亿吨,除12亿吨入海外,有4亿多吨沉积在下游河床上,有些地段河底竟高出地面5—10米,成为有名的“地上河”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上源卡日曲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各姿各雅山麓,东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省北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晋成公绥《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黄河。”《明史·河渠志一》:“黄河,自唐以前,皆北入海。”魏巍《开辟中国的黄金时代》:“你还会看见黄河,奔腾不羁的黄河。”
【九天】◎九天jiǔtiān[theNinthHeaven;thehighestofheavens]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驰至九天。——唐·李朝威《柳毅传》
【九天】1.谓天之中央与八方。《楚辞·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王逸注:“九天谓中央八方也。”汉扬雄《太玄·太玄数》:“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睟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沉天,九为成天。”按,《吕氏春秋·有始》谓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顥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2.谓天空最高处。《孙子·形篇》:“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梅尧臣注:“九天,言高不可测。”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
【上】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 5. 去,到:~街。 6. 向前进:冲~去。 7. 增加:~水。 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 9. 涂:~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 11. 拧紧发条:~弦。 12. 登载,记:~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一句“黄河九天上”,直抒胸臆,毫无修辞,直接而深入人心。诗人以黄河为象征,通过崇高的描绘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与敬仰,令人为之动容。
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拟人、夸张等,更增添了诗的魅力。用“怒涛破岸”等形象的描写,使诗更加生动有力。
用词处处贴近生活,充满生动的细节描写,如“洪波万里,泛滥如雪”,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句诗有什么意思?完全听不懂脑洞大开的诗人在讲啥!黄河九天上,黄河是啥?飞到天上是不是抽风了?这诗也太魔幻了吧!
黄河九天上,这句诗不仅仅是虚幻与幻想的结合,也表达了人们对于自然之力的敬畏与赞美。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能够飞到天上的意象展示了人们对黄河伟大力量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无穷神奇与力量!
这首诗充满情感与力量,鲁迅先生以深沉的情怀,感怀着黄河那壮美而激烈的气势,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无尽的远方。
黄河九天上,这句诗简直是哲学与想象的完美结合!黄河象征着中国的命脉,而九天则是古代文化里的神秘元素,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宏大、壮丽的意象!以后得多读读这种有哲理的诗,文化修养可不能输哦!
黄河九天上,此句运用了“九天”一词,既有浩渺无垠之感,又有庄严威严之态,将黄河的宏伟壮丽之景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句诗以“黄河”为主题,表现了其巍峨壮美之势,吸引读者的目光,产生一种庄严肃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