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题观梅图

两句诗成万古名——题观梅图

韵脚:下平十四清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jù|gōu 2 chéng shī liǎng wàn gǔ

两句诗成万古名释义

【句】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  2.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3.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 | ◎ 〔高~骊〕古国名,即“高丽”。

【句】《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音屨。《玉篇》止也,言語章句也。《類篇》詞絕也。《詩·關雎疏》句古謂之言。秦漢以來,衆儒各爲訓詁,乃有句稱。句必聯字,而言句者,局也。聮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又僂句,地名,龜所出也。《左傳·昭二十五年》初,臧昭伯如晉,臧會竊其寶龜僂句。又《禮·樂記》句中鉤。《疏》謂大屈也。言音聲大屈曲,感動人心,如中當於鉤也。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句兵欲無彈。《註》句兵,戈戟屬。《釋文》句,俱具反。又音鉤。又《史記·叔孫通傳》臚句。《註》上傳語告下爲臚,下告上爲句。又高句驪,遼

【名】1. 人或事物的称谓:~字。~氏。~姓。~义。~分(fèn )。~堂。~落孙山。~存实亡。  2.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为罗敷”。  3. 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行骗钱之实。  4. 叫出,说出:不可~状。  5. 声誉:~誉。~声。~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噪一时。~过其实。  6. 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人。~士。~师。~将(jiàng )。~医。~著。~流。~言。~胜。~剧。  7. 占有:不~一文。  8. 量词,用于人:三~工人。

【名】《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又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又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又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又《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又名號也。《儀

【成】1.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2.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3. 变为:长~。变~。  4.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5.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6.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7.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8. 十分之一:增产三~。  9.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10. 姓。

【成】〔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

【诗】1.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❶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❷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  2. 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两】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个黄鹂。~本书。  2. 双方:~可。~边。~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旁。~侧。~袖清风。~败俱伤。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十~(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  4. 表示不定数目:~下子。~着儿(zhāor )。

【两】〔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

【万古】◎万古wàngǔ[throughtheages;forever;eternally]万世万古长青

【万古】1.犹远古。《宋书·顾觊之传》:“皆理定於万古之前,事徵於千代之外。”晋葛洪《抱朴子·勖学》:“故能究览道奥,穷测微言,观万古如同日,知八荒若户庭。”明陈子龙《谒禹陵》诗:“万古终河洛,其咨永不忘。”2.犹万代;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北齐书·文宣帝纪》:“﹝高洋﹞詔曰:‘朕以虚寡,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明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边彼边各相戕伐,则边境常态,万古如一,何足掛齿牙耶!”艾青《芦笛·笑》:“如能捡得那样的一颗

两句诗成万古名用户点评
tx
幸福的旅行者

这句诗形式简练明快,用词精准。韵律上,头两句字数相同,齐整协调,读起来舒畅;后两句字数也相同,呼应前两句,达到了整体的平衡。整首诗立意深邃,以两句寥寥数字,描绘了名垂青史的远大意境。

2025-04-29 16:51:08
tx
StarlightDreamer

“两句诗成万古名”这句诗用短短的两句话,诉说了文学的伟大和永恒,意境深远,给人带来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充满哲学意味的笔触,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也深刻揭示了文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25-04-29 16:39:33
tx
羽化而成天使

如同一颗点石成金的明珠,两句诗的含义丰厚而深邃。它们以简洁的语言,却能包含无尽的意蕴。这种极度凝练的表达方式正是诗歌的独特之处。当读者阅读这两句诗时,或许只有短暂的片刻,却能引起内心的共鸣,让人们在瞬间感受到诗意的力量。

2025-04-29 16:07:11
tx
Allene300

语言简洁又凝练,这才是能够成就万古名的关键。两句间往往有着巧妙的呼应和对仗,有时有情有景,有时有思有理。但无论何时何地,一句的选词和另一句的结构都能搭配得恰到好处。只有如此,才能令人欲罢不能,回味悠长。

2025-04-29 15:24:09
tx
白石河畔

“两句诗成万古名”这句诗简明扼要,字字珠玑。借用“两句诗”之喻,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从而让人醍醐灌顶、耳目一新。这是一首哲理诗,触动人心,引发思考。

2025-04-29 15:19:30
tx
楼上楼下

有点佩服作者!两句话就能写出万古流传的名篇!够简约派的啊!低调又高能!#才华横溢啊你别过头啦#

2025-04-29 15:14:14
tx
相思苦海

这两句诗意深远,言简意赅。充分展示了诗人对于诗的理解与艺术追求。它告诉我们一副佳作如果能真正触动人心,不受时间与地点的束缚,便能经久流传,从而达到千古传世之功。

2025-04-29 14:22:06
tx
清风拂面

妙在两句之间,首尾呼应,分别展现其独特之处。若只看第一句,形容一副诗句如何具有穿越时空之力,而第二句则进一步透露了佳作不与地域限制有关,照应了第一句的意境,使整句诗意更加圆满与富有哲理。

2025-04-29 14:08:4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