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lǜ|lù suō yī
【绿】◎ 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 | ◎ 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标志)。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蓑衣】uōyī[strawraincapecoat]用棕榈皮编成的雨衣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张志和《渔歌子》
【蓑衣】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至於罽锦丽而且坚,未可谓之减於蓑衣。”唐刘禹锡《插田歌》:“农妇白紵裙,农夫緑蓑衣。”《红楼梦》第四五回:“一语未尽,只见寳玉头上戴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峻青《老水牛爷爷》:“实在是瞌睡不过了的时候,他就把蓑衣在堤坡上一辅,闭一闭眼睛。”
接着两句以“绿蓑衣”和“老去林边斜照峨”交织呼应,以极简洁的表述,勾勒出意境的美感,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深度融合。这种独特的写法,不仅令人眼前一亮,而且传达出作者对寿命有限和大自然之间相互呼应的深入思考。
绿蓑衣所蕴含的含义不仅是一种审美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符号。使人在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宁静,让人产生对超凡越俗生活的追求。
次句“老去林边斜照峨,扫花雀时长回首。”字字都是山水之美跃然纸上的画卷。以“老去”形容林边,意蕴深长,寓意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巧妙的描写技巧,让人在斜照峨大山和繁花盛开的景色中感受到诗人时光的轻摇。
这首《绿蓑衣》,可谓笔底珍珠,珠光灼灼。首先,它以简练的四言结构,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凝视与心灵的独白,一丝丝细腻的情感透过文字流淌。
此外,由于使用了质朴的词汇和简练的语言风格,赋予了全诗一种朴实与古朴之感。让人读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田野间的清风拂面之中。
总之,《绿蓑衣》这首诗以其简约又含蓄的语言,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而这画卷同样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世界。诗人以自己情感的抒发、于自然的凝视,借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
蓑衣啊,你就像古代版本的变装大师,把江南的景致变换无方。陈白尘看着你心生羡慕,说着:“若不能如你般自由自在,不如去做个文案剧狗。”
行文简练,抑扬顿挫之间,意味悠长,折射了作者真挚的情感。通过绿蓑衣这一意象,将独具特色的人生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