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yá kōng|kòng|kǒng xù yún yǔ
【崖】1. 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山~。悬~。~谷。~壑。~壁。~葬(悬棺葬)。~岸。悬~勒马。 2. 边际:~略(大略,梗概)。
【崖】《集韻》《韻會》《正韻》宜佳切,音睚。《說文》高邊也。从屵,圭聲。《徐曰》水邊有垠堮也。無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賦》觸曲崖以縈繞。又珠崖,郡名。在南海,漢武帝置,地居海中,產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又洪崖,仙人名。《郭璞·遊仙詩》右拍洪崖肩。又不和物曰崖岸。宋張詠性剛介,自號乖崖,言乖則違衆,崖不和物也。又《集韻》魚羈切《韻會》疑羈切,音儀,義同。○按《說文》厂部厓訓山邊,屵部崖訓高邊,分厓崖爲二,韻會因之,以山邊屬睚音,高邊屬儀音,似泥。
【空】1.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泛。~话。~旷。~乏。~~如也。~前绝后。凭~(无根据)。真~(没有任何东西)。 2. 没有结果的,白白地:~跑了一趟。~口无凭。 3. 离开地面的,在地上面的地方:~军。~气。~投。~运。 | 1. 使空,腾出来:~一个格。~出一间房来。 2. 闲着,没被利用的:~白。~地。~额。~房。~缺。 3. 亏欠:亏~。 | ◎ 古同“孔”,洞。
【空】《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又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又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又太空,天也。又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又《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
【蓄】1. 积聚,储藏,保存:~藏。~洪。~发(fà )。~养。积~。储~。兼收并~。 2. 存于心中:~志。~怨。~谋。~意。含~。 3. 等待:“孰谓时之可~?”
【蓄】《唐韻》丑六切《集韻》敕六切,音矗。積也。《篇海》聚也,藏也。《詩·邶風》我有旨蓄,亦以禦冬。《箋》蓄,聚美菜。又《晉語》蓄力一紀,可以遠矣。《註》蓄,養也。又《廣韻》許六切,音荲。義同。《韻會》或作稸。《集韻》或作、。又《通志·六書略》通作畜。畜,田畜也,而爲畜聚之畜,借音不借義。◎按《廣韻》《集韻》俱云:蓄,冬菜。而《正字通》以爲蹄菜,非是。
【云雨】únyǔ(1)[cloudandrain]∶云和雨(2)[sexualintercourse]∶指男女合欢
【云雨】雨。《诗·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毛传:“山出云雨,以润天下。”唐李绅《南梁行》:“斜阳瞥映浅深树,云雨翻迷崖谷间。”元杨维桢《西湖竹枝歌》之四:“南高峯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儂。”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指高空,天界。晋葛洪《抱朴子·畅玄》:“綺榭俯临乎云雨,藻室华緑以参差。”唐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清谈书此奉贺》诗:“鹤驭迴飘云雨外,兰亭不在管絃中。”宋陆游《立秋前三日夜坐庭中偶赋》:“月轮桂满蟾初冷,星渚桥空鹊尚闲。一鹤每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