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爸不是马云?”
“为什么我不是富二代?”
“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这么穷?”
……
不得不承认,如今,有这种想法的人群,已经越来越偏向低龄化了。
甚至上个星期,小编一个老早就辍学结婚生娃的小学同学,愁眉苦脸地向我诉苦——
辉辉(她儿子名字)有一天放学回家闷闷不乐,我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被小朋友欺负了?你猜他怎么着?他恨恨瞪了我一眼,朝我吼:“你怎么这么穷?为什么我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人家都有的遥控战车,你都不给我买!” 我都惊呆了,整个人瘫在沙发抖……这就是我辛辛苦苦养了几年的孩子啊!这样骂他的母亲……
说到这里,同学眼睛红红,已有哽咽。
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开始意识到金钱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并因此而嫌弃自己经济能力平庸的父母,这真是个危险的信号。
我也沉默了,一时不知如何安慰她。因为,就连我自己,年少不更事的时候,也曾在心底暗搓搓地这样埋怨过父母,只是没有在父母面前表现出来。
直到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出社会打拼,经历了生活的种种不易,才蓦然发觉:当年我的父母养我真是不容易!如果不是为了养育我,他们现在积累的财富,已经能在二环内买一套房了。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不那么有钱?”
有多少人在问出这个问题,埋怨父母的时候,想过:父母养育一个孩子需要花费多少钱吗?
今天,我们来好好算算这笔账单——
一位来自中国的父亲,最近公布了他的抚养账单,记录了他的儿子,从0岁起到大学毕业的粗略家庭消费,结果几乎震惊了全中国!
按照学龄,一样一样来扒:
孕期检查、B超、药费等:1500元左右
孕期买营养品等:3000元左右
防辐射服及孕妇装:1000元左右
孕期检查、顺产各项费用加起来:约4000元
如果需要剖腹产,那么费用再加6000~8000不等
费用共计:
1500+3000+1000+4000+6000/8000=9500~13500元
0~1岁的时候:
奶粉钱、衣物、尿片等钱,每个月约1500元,1年18000元;
如果不喝奶粉,那么每个月约900元,1年10800元;
1~3岁:
买各种早教资料及玩具,约3000元;
办满月/周岁酒席,约5000元;
生活、衣物、辅食等钱,每个月约1000元,2年24000元;
(注:此阶段费用建立在宝宝不生病的大前提之下)
费用共计:
18000/10800+3000+5000+24000=42800元~50000元
广州普通的幼儿园,一个月保教费加托管费最少1500元,餐饮费350元左右,其他杂费200元左右。
平时生活杂费、衣物、买早教玩具、吃喝玩乐等,按800元/月算。
费用共计:
(2050+800)*3*12=102600元
现在义务教育不用花钱,学费就忽略不计了:
择校费与培训费:6年约20000元
书本费、早餐、托管费、杂费:一年2000元;
衣物、生活费,每月按500元算。
(不包含课外兴趣班、各种夏令营活动等)
费用共计:
2000*6+500*12*6+20000=68000元
同小学一样,初中不计学费:
公办学校:一学期杂费500元左右;
学校补课费、伙食费也不高,一学期按1000元算;
置办学习用品的花费:电子辞典、电脑等,三年按5000元计;
各类校内外的补课,每学期按2000计;
家庭饮食、服装和出门游玩:每年10000元计
费用共计:
(500+1000+2000)*2*3+5000+10000*3=56000元
高中并非义务制教育,因此学费不便宜,以下是某省2011年的高中学费表:
可以看出,公办高中每学年学费约在1200元~18000元左右,民办高中每学年学费在8800元左右;(现在是2016年,随着物价上涨,学费可能更高)
学杂费、辅导书、试卷费、学习用品费,按1000元/学期算;
补课费用,按3000元/学期算;
寄宿费、餐饮费、服装费、生活费,按5000元/学期算;
(高中大多是寄宿制,放假少,出游机会少,因此家庭生活费忽略不计)
费用共计:
1200/18000*3+(1000+3000+5000)*2*3=57600元~108000元
高中毕业以后,大多数孩子都上了大学:
二三本大学,学杂费每年按10000元算;一本按5000元/年算;
生活费按1000元/月算,来回车费按500元/学期算;
大学时间多,长短旅游费按1000元/年算;
女生买化妆品、包包类,男生买数码产品类,按500元/学期算;
(以上这些,都是比较低的标准,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给得更高,而且不考虑创业、留学、考研、出国深造等情况)
费用共计:
5000/10000*4+1000*9*4+500*2*4+1000*4+500*2*4=68000元~88000元
404500元~486100元
看到没,从怀孕到孩子大学毕业,一个普通家庭抚养孩子,在经济上至少要支出40万元以上!
而且,这还是在物价不上涨得离谱、不过分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其中还删减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费用,比如孩子从小到大的医药费等。要是真的事无巨细,样样都算上的话,恐怕也到了百万数目了。
对于这样一笔数额不小又必须承担的开销,我们的父母一直在默默努力着,努力赚钱、努力营造舒适的环境,只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更好......
也许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并不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无懈可击,我们有时候会觉得父母给我们的不如想象中的好。但可能对他们而言,那真的已经是他们能为我们提供的最好的了。
如果你身边有孩子向他的父母抱怨:“为什么你们这么穷?什么也给不了我!”时,把这份账单拿给他看看:
“孩子啊,你看,其实你的爸爸妈妈都是百万富翁。”
Copyright © 山东教育图书供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