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秋日望西阳

风入蒹葭秋色动——秋日望西阳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sè rù qiū dòng fēng|fěng jiān jiā

风入蒹葭秋色动释义

【色】1. 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彩。~相(xiàng )。~调(diào )。  2.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气~。~厉内荏。  3. 情景,景象:行~匆匆。景~宜人。  4. 种类:各~用品。  5. 品质,质量:音~。成~。足~纹银。  6. 妇女美貌:姿~。~艺。  7. 情欲:~情。好(hào)~。

【色】〔古文〕《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又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又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又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

【入】1. 进,由外到内:进~。~梦。  2. 适合,恰好合适:~选。~耳。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

【秋】1. 一年的第三季:~季。~景。~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波(喻美女的眼睛)。三~(a.指秋收、秋耕、秋播;b.指三年)。~高气爽。  2. 庄稼成熟的时期:麦~。  3. 指一年:千~万代。  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5. 姓。  6.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

【秋】〔古文〕龝《唐韻》七由切《集韻》《韻會》雌由切《正韻》此由切,音鰌。金行之時。《爾雅·釋天》秋爲白藏。《註》氣白而收藏也。《釋名》秋,就也,言萬物就成也。又繒也,繒迫品物使時成也。又《說文》禾穀熟也。《禮·月令》孟夏麥秋至。《澔曰》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云麥秋。《書·盤庚》乃亦有秋。又《禮·鄕飮酒義》西方者秋。秋,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者也。《註》愁讀爲揫,斂也。察嚴殺之貌。《春秋·繁露》秋之言猶湫也。湫者,憂悲狀也。又九月爲三秋。《詩·王風》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又四秋。《管子·輕重

【动】1.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静”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a.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b.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2. 使开始发生:发~。  3.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4.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5.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6. 非静止的:~画。  7. 可变的:~产。  8. 行为:举~。~作。  9. 常常

【动】〔古文〕《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同上聲。《說文》作也。《增韻》動,靜之對。《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又《廣韻》出也。《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又《韻會》《正韻》徒弄切,同去聲。《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风】1.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2.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3.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4.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5.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

【风】〔古文〕凬飌檒《唐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正韻》方中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

【蒹葭】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亦常用作谦词。《韩诗外传》卷二:“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门。”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攀由鸿鵠,倚是蒹葭。”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虽是蒹葭,现开著玉树花,难道他乌纱就没个穷葛瓜。”参见“蒹葭玉树”。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胡惠生《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

风入蒹葭秋色动用户点评
tx
GoldenEagle

这句诗有点意境和空灵啊!风入蒹葭秋色动,在我的脑海中,瞬间让我想到了兔子和箭头这样的Memoji。哈哈,这是不是有点奇怪的联想?可这也是我对这句诗的第一印象啊!它提醒了我,有时候,生活方式是风中的蒹葭,不受拘束,任凭风吹动。为什么不让自己像个蒹葭,随着风趁早动起来呢?这样多自在多舒服啊!

2025-10-31 16:50:16
tx
对望苍穹

诗人巧妙地运用“风入”这个词语,将秋风与蒹葭结合起来,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细细品味,仿佛能够感受到秋风轻轻吹拂、蒹葭随风起伏的气息,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这种方式的描写,不仅提升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读者在阅读中得以感受到秋日带给人们的独特情感。

2025-10-31 16:12:58
tx
悠然的雨滴

这句诗真的太美了,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童话世界!“风入蒹葭”,这真是太有文艺范了,完全让人忍不住想要穿上文艺青年的外套,品味一下这句诗的深意。而“秋色动”,简直就是一幅七彩斑斓的画卷,让人有一种仿佛要穿越到故事里的感觉!哇,我直接要飞起来了!

2025-10-31 16:01:43
tx
夜空中的星星

风入蒹葭秋色动,此诗用词典雅考究,意境清新淡然。凭借风与蒹葭之舞,将秋意娓娓婉转散发。瞬间之间,似置身林间野径,风吹葭叶,听之动心,领悟美景之真谛。悠然遐思,凄美扣人心弦。明月清风,时时俱在,一字一句皆如画。

2025-10-31 14:58:02
tx
烟雨残阳

这句诗以“风入蒹葭秋色动”形象地描绘了秋风吹动葭苇所带来的秋色起伏的景象,既展现出韵律之美,又呈现出富有生机的意境。

2025-10-31 14:52:19
tx
无边的苦痛

“风入蒹葭秋色动”,这句诗用简洁的语言表现了风遇芦苇、秋之景象。通过“风”和“秋色”两个元素的相互作用来展现秋天独特的韵味。诗人在寥寥数言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神秘和静谧,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句中的“动”,有春“葭”之象,使其具有秋天独有的活泼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025-10-31 14:30:52
tx
进击的小菜菜

“风入蒹葭秋色动”,这句诗凭借其含蓄而深刻的意境,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多彩而壮丽的秋日风情中。既引诱读者如痴如醉于其中的景色描写之中,又无声地牵引人们深入体会其中的内在情感。此“风入蒹葭秋色动”,实乃匠心独运之作,耐人寻味。

2025-10-31 14:22:13
tx
独一无二的你

风入蒹葭秋色动,言辞微妙而富有想象力。风声细腻入耳,恍若无声处有声,有声处无声。蒹葭秋色,曲径通幽,微光隐现。动则变幻莫测,尽显秋色之深幽之美。此句娓娓道尽秋意之曼妙,令人神游其中,如身临地仙。端庄高雅,颇见诗人之意趣。

2025-10-31 14:21:34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