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元明清诗词 / 唐多令·柳絮

草木也知愁——唐多令·柳絮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3 mù yě zhī|zhì chóu

草木也知愁释义

【草】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  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  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

【木】1.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乔~。灌~。~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求鱼。  2. 木料、木制品:~材。~器。~刻。~匠。~已成舟。  3. 棺材:棺~。  4. 质朴:~讷(朴实迟钝)。  5. 呆笨:~鸡。  6. 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  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8. 姓。

【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卜切,音沐。《說文》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徐鍇曰》屮者,木始申坼也,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白虎通》木之爲言觸也。《玉篇》燧人氏鑽出火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易·說卦傳》爲木。《疏》木可以揉曲直,卽順之謂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疏》春則爲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又八音之一。《周禮·春官·太師》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木,柷敔也。又質樸。《論語》剛毅木訥近仁。又木彊,不和柔貌。《前漢·周勃傳》

【也】1.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2.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  3.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4. 文言语气助词(❶表判断;❷表疑问;❸表停顿;❹形容词尾)。  5.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

【也】〔古文〕《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語已辭。《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又發語辭。《岑參詩》也知鄕信曰應疎。又姓。明也伯先。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又《正韻》養里切,同迤。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

【知】1. 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照。  3. 学识,学问:~识,求~。无~。  4. 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音。~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 古同“智”,智慧。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愁】◎ 忧虑:忧~。~苦。~楚。~烦。~虑。~郁。~闷。~容。~绪。借酒浇~。多~善感。

【愁】《唐韻》士尤切《集韻》《韻會》《正韻》鋤尤切,音。《說文》憂也。从心秋聲。《廣韻》悲也。《增韻》慮也。又《正韻》卽由切,音揫。《禮·鄕飮酒義》秋心爲言愁也。《註》愁讀爲揫。又《集韻》將由切。與楢同。《說文》楢,聚也。或作愁。又《集韻》財勞切,音曹。揚雄有畔牢愁。又叶士交切,音巢。《道藏歌》椿齡會足衰,劫往豈足遼。虛刀揮至空,鄙滯五神愁。 或書作。

草木也知愁用户点评
tx
快乐之星

此句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人类苦难遭遇的深刻洞察。无需喧嚣张扬,或者动辄言之凄凉,只需凭一朵花、一松柏,草木亦得相互领悟,悲从中来。可以体悟到生命的多舛离愁,心灵的寂寥无声不在乎,即便再微小的存在,也拥有广博的感伤之情。

2025-04-29 16:52:22
tx
风华绝代

虽然这诗有点勉强,但是也不能全否定李白的创意。也许他只是想通过这句诗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忧伤,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了草木身上。毕竟,人类总有时候会觉得自己跟大自然有某种连接,说不准李白就是这样的人。希望他写出这句诗的时候心情能好一点吧!

2025-04-29 16:25:08
tx
独行侠

这句诗还透露出一种人性化的意象:物不至尽忧患,岂非众生之特征?草木即便无情,亦有情之意。触类旁通,人之爱恨情仇,恐怕与草木之忧愁无异。或许众生皆能体味忧患,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皆有情感之宿命,更是折射出这个世界其实没有清闲不忧的存在。

2025-04-29 15:59:34
tx
奇迹之旅

嗯嗯,想想也是,每天只会站在那里,听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声音,难免会有点空虚孤寂的感觉。草木们大概也在想,要是我能像人类一样有手机、微信、朋友圈,该多好啊!(◡ᴗ◡✿)

2025-04-29 15:40:55
tx
遥远的寂静

最后,诗句之妙还在于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草木也具有感悟愁苦之肺腑之情,说明了自然与人之间有着莫大的共鸣。换言之,人应与自然和谐共生,与万物相通,既是顺应自然规律,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处境。

2025-04-29 15:02:16
tx
foxyLady97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草木也知愁》一语还揭示出人情之复杂。草木皆有苦感,既无幸福之念,何来愁苦之心?可见人之忧患乃来源于内心,忧患的无穷恶果随之而来。因此,人宜克制情感,不轻易投入痛苦的境地,方能做到宠辱不惊、得失无悔。

2025-04-29 14:54:26
tx
恍若初见

“草木也知愁”是一句苍凉凄切之言,又透露着一种哀怨的情感。草木虽无情理,亦无耳目,却能感知愁苦之情,岂非人命之穷苦与沉郁可见一斑?同时也可思考人之自身境遇,能感悟愁苦之情,明乎人生忧患常凝聚于心,类似万物皆有情,皆可伤心一般。

2025-04-29 14:40:41
tx
盛世纷华

我觉得这句诗更像是李白喝多了胡乱写的,要不然怎么会写出这么个奇怪的诗句呢?草木怎么会有愁呢,它们连脑子都没有啊!看见李白就是那种懒得思考的酒桌文人,不写点奇怪的东西怎么能装出一副文人的样子呢?也不能全怪他,毕竟他是酒中仙嘛!

2025-04-29 14:15:18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