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拼音: cóng jūn xíng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据《乐府广题》,现存最早的歌辞为三国魏左延年所作。自魏晋以迄唐,作此曲者甚多,而以唐李颀、王昌龄等所作最为著名。北周王褒的《远征人》、南朝陈伏知道的《从军五更转》、唐李益的《从军有苦乐行》等,标目小异,而内容略同,都是由《从军行》演化而来的。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从军行》……皆述军旅苦辛之词也。”
最后一句“富贵非所愿,与人方可快”,让我不禁感叹,这哥们居然是个说反话的高手!他就不能直接说自己富贵得很郁闷吗?非要弄个“非所愿”出来!简直是喜欢玩心机呢~刚刚还吹嘘着从此过上富贵快活的生活,结果一转头又说不是自己想要的,其实是在说中二哦~果然还是一位心思细腻的文人啊!敢问有几人能做到如此绝妙的反差萌呢?膜拜!
第二段: 诗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不仅赋予了作品以形象感,同时也让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比如“昔日战场悲剧一幕,诉说痛彻心扉,辞别亲人之情真切深沉,仿佛亲历其境。”作者以此来唤起读者对战争残酷的体验,呼吁人们珍惜和平。
以“斗兵”、“夜吹”而构砌之句,叙事明确,形象而又雅致;以湖光山色之景,凸显军队的气势;以铜刀竹林之景,感受冷峻而又迷离。深有震撼!
诗中微妙的对比和修饰,如“尸魂”与“刃”、“沙场”与“冰雪”,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军人们的艰辛和牺牲。
第三段: 此诗以直接而得体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壮志凌云、意气风发的场景,充满了激情和豪情。本诗运用了较多的对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的韵律感增强,给人以节奏感和音乐感,更凸显了英勇壮志的主题。
借用乐府古韵,饱含壮士的决心与意志,形容壮烈的征程,勾起了人们对英勇的赞美之词。对战争的无声抗议,催生决然的反战意志。
饱含思乡之情的远征诗,抒发了男性在遥远国土上的孤独与无助,唤起人们对战地士兵的同情。战争无情,鲜血淋漓,作者恳求壮士早日归来,以实现个人和家庭的安宁。
都说从军是爱国,为国家出力。可是兄dei,你看看作者这个意思,似乎是为了报复某个人死而不瞑目。是不是有点个人情感太浓了啊?说好的革命理想呢?看来大部分人进了军也不过就是个工作而已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