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六止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ú lǐ fèng wàn|mò chén hūn
【于】1.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3. 姓。
【于】《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迂。《爾雅·釋詁》于,曰也。又往也。《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以于。《詩·小雅》王于出征。又《儀禮·士冠禮》宜之于假。《註》于,猶爲也。宜之見爲大矣。又《聘禮》賄在聘于賄。《註》于讀曰爲。言當視賓之禮,而爲之財也。又《司馬相如·長門賦敘》因于解悲愁之辭。又未定之辭。《公羊傳·僖二十八年》歸于者何。歸于者,罪未定也。又行貌。《韓愈·上宰相書》于于焉而來矣。又于于,自足貌。《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又鐘兩口之閒曰于。《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兩欒
【里】1. 居住的地方:故~。返~(回老家)。 2.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弄(lòng )。 3.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等于五百米)。~程牌。 4. 衣物的内层:被~。 5.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外。心~。这~。那~。 6. 姓。
【里】《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裏。《爾雅·釋言》里,邑也。《詩·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里。《傳》里,居也。《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爲鄰,五鄰爲里。《前漢·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又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又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又百里、相里,複姓。又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奉】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 4. 信仰:信~。素~佛教。 5. 供养,伺候:~养。供~。侍~。 6. 姓。 7. 古同“俸”,薪金。
【奉】〔古文〕《唐韻》扶壟切《集韻》《韻會》父勇切,音唪。《說文》承也。《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又與也,獻也。《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又《集韻》房用切,音俸。養也,秩祿也。《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別作俸。又姓。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万】1. 数目,十个一千:~户侯(中国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后泛指高官)。 2. 喻极多:~物。~方(a.指全国和世界各地;b.指姿态多种多样)。日理~机。气象~千。 3. 极,很,绝对:~~。~幸。 4. 姓。 | ◎ 〔~俟(qí)〕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万】《廣韻》《集韻》《韻會》同萬。又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又《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又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又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又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又姓。《通志·氏族略》萬
【晨昏】昏chén-hūn[atdawnanddusk;earlymorningandlateatnight]早晨和晚上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袁枚《祭妹文》典
【晨昏】早晚;旦暮。《列子·周穆王》:“其下趣役者,侵晨昏而弗息。”《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男女不分,夤夜欢娱于一席;阴阳无间,晨昏耽乐于两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鸦头》:“易一晨昏,如歷年岁。”2.“晨昏定省”之略语。谓朝夕慰问奉侍。南朝梁任昉《启萧太傅固辞夺礼》:“饥寒无甘旨之资,限役废晨昏之半。”唐孟郊《杀气不在边》诗:“况余隔晨昏,去家成阻修。”《花月痕》第五一回:“生既未侍晨昏,没復未亲含殮。”典
4. 这句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哪怕在万里之遥,也要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奉晨昏于万里,听起来像是一个人在励志演讲,让人不由得鼓起精神,奋发向前!加油加油!
3. 想象一下,早上醒来还是昏昏沉沉,但只要追寻自己的梦想,拼尽全力就能开辟出无边的可能!奉晨昏于万里,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独特的光芒,发光发热!这真是有点意思!
“奉”、“晨”、“昏”相呼应,描绘了一天的开始和结束,在短短几个字中寓含了一天的光景。
诗句中的“万里”意味广大无边,形容夜晚的昏暗比较恰当。夜晚的光线朦胧,迷离无穷,与早晨的明亮形成鲜明对比。同样,“万里”也可寓意大自然的宏伟和壮丽,给人以美好幻想与联想。“奉”,更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尊崇和对和谐共存的向往,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奉晨昏于万里: 1. 这句诗用了古典的双音对仗,听起来像个年轻的rapper在freestyle!奉晨像是个幕唱者,昏暗照亮了整个万里,这感觉就像是一首hip-hop歌曲的副歌,让人回味无穷!
此句运用了两个动词,奉和昏,采用并列结构,突出了两种不同的现象。“奉”意为顺应、迎合,表示诗人顺从早晨的明亮,还折射出诗人对清新早晨的崇拜之情;“昏”则意指夜晚昏暗,表示诗人对夜晚的深沉感受。这样的用词巧妙地构成了鲜明对比,使诗句更有表现力。同时,奉与昏也有谐音之妙,增添了诗句的音韵之美。
此句微妙之处在于用景物映照人生,以晨昏之际昭示人世浮沉。奉晨者,谓少年之时,昏者,则指暮年之时。万里之隔蕴含人生起伏,情感跌宕的含义。平静句构神妙地呈现诗人情感,使此诗成为人们铭记的经典之作。
诗人以奉晨昏寓言时光之不息,以万里隔离形容人生之渺茫。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感触深层,意象深远。将时间与空间交织于诗中,以抽象的手法塑造出抽象的形象。此句妙趣横生,令人欲诵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