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仄 仄
拼音: yù shù qí huā
【玉树】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唐李白《怀仙歌》:“仙人浩歌望我来,应攀玉树长相待。”金元好问《幽兰》诗:“钧天帝居清且夷,瑶林玉树生光辉。”2.用珍宝制作的树。《汉武故事》:“上(汉武帝)於是於宫外起神明殿九间……前庭植玉树。植玉树之法,葺珊瑚为枝,以碧玉为叶,花子或青或赤,悉以珠玉为之。”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甘泉宫里,玉树一丛,玄武闕前,明珠六寸。”宋欧阳修《汉宫》诗:“玉树人间老,珊瑚海底生。”宁调元《偶成》诗:“铜驼寂寂迷衰草,玉树依依恋夕阳。”3.槐树的别称。《三辅黄图·汉宫》:“甘泉谷北岸有槐树
【琪花】。1.仙境中玉树之花。唐曹唐《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輒形相。”明刘基《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琪华烂日珠炫夜,翠楼玉殿虎守閽。”《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2.指莹洁如玉的花。清赵翼《虎丘寺玉兰树歌》:“岂知中有逆风香,一树琪花开万箇。”
琪花玉树,传达着美人的温婉与娇美。琪,象征纯粹,表示美人无瑕的气质;花,代表娇艳欲滴;玉树,则是面容雍容华贵之象。这句诗对美人的形象描绘得生动而妙趣横生,进一步揭示了美人的内在特质与外在魅力。
琪花玉树是美好的象征,它既是一种生态奇景,也是人们向往之处。诗人善于抓住琪花玉树的形象特点,运用夸张、相近的修辞手法,将其造景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琪花玉树不但传达了视觉之美,更寄寓了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使读者感到如临仙境,回味无穷。
琪花玉树的意象昭示着瑰丽的自然景观,还蕴含着杰出的才情和人生的修养。婉约派文人常以此类意象来抒发情怀,将其与自身之才华相对应,寄寓对于生命的憧憬和追求。
《琪花玉树》一句作为整首诗的起承转合处,以华丽的描述拉开了诗篇的序幕。其后的内容将进一步展示出诗人对于美的极致追求和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为读者呈现出意境的丰富和思想的内涵。
“琪花玉树”四个字完美地掌握了虚实之功。琪花玉树既是形象描写的载体,也是诗人心灵的表达。诗人以琪花玉树之美喻人才之珍贵,这种借景抒志之技法使诗作更加意义深远。
琪花玉树,这句诗情景交融,形容之美,令人心生赞叹。琪,为纯美之物;花,为芬芳之物;玉树,为珍贵之物。作者运用琪花玉树的妙喻,形象地描绘了美人娇美艳丽,堪比天女下凡。此语极富激情,生动形象,令人赞叹不已。
这句诗以形容词“琪花玉树”之法,堪比形容词连用的“金碧辉煌”之妙。表面描绘的是花木之美,实则蕴含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娇美的琪花和优雅的玉树成为诗中的主体,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美感。
琪花玉树寄托了诗人对纯洁、高尚之美的追求,也是对传统美德与儿女情长的颂扬与赞美。琪花犹琼瑶之洁白无瑕,玉树犹人之高洁清雅,此句诗在形象之间玩味生动,善于意象的借喻。景物之美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琪花玉树之美更在于它所寓意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