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风 / 古诗十九首 其三

愿为双鸿鹄——古诗十九首 其三

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yuàn shuāng wéi|wèi hóng hú

愿为双鸿鹄释义

【愿】1. 乐意,想要:宁~。~意。情~。自~。  2. 希望:~望。志~。但~。夙~(亦作“宿愿”)。如~以偿。事与~违。  3. 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还~。  4. 老实谨慎,恭谨。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双】1. 两个,一对:一~鞋。~杠。~重(chǒng )。~方。~管齐下。~豆塞聪(耳被堵塞,一无所闻)。~瞳剪水(形容眼珠的清澈)。智勇~全。盖世无~。  2. 偶,与“单”相对:~数。~号。  3. 加倍的:~料。~份。  4. 姓。

【双】《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又《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又《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又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又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鸿鹄】◎鸿鹄hónghú[swan]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鸿鹄】1.即鹄。俗称天鹅。《管子·戒》:“今夫鸿鵠,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张华《博物志》:“鸿鵠千岁者皆胎产。”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四:“鸿鵠羣南飞,千里共盘桓。”因鸿鹄善高飞,常比喻志向远大的人。明徐复祚《投梭记·渡江》:“我与你猛拼饮散百壶空,且将鸿鵠意,付作马牛风。”参见“鸿鵠之志”。2.鸿雁与天鹅。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四三:“鸿鵠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愿为双鸿鹄用户点评
tx
夏日清风

想要做双鸿鹄,意味着追求卓越和出类拔萃,不甘平庸。就像是当今社交媒体上流行的鸽子扔猫的表情包一样,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自信和勇气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为人群中闪亮的那一个。

2025-04-29 16:40:08
tx
花落离开

这句诗真的很有道理!虽然字面上不好理解,但是深入挖掘一下,发现它代表了对于更高追求的不懈追求。鸿鹄这种高贵的鸟类都是很少见的,所以咱们也得要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啊!不要满足于现状,要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好的未来!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追求!

2025-04-29 16:13:17
tx
海豚爱心

韵律上,整个句子用了对偶结构,收放自如,使诗句更加富有抑扬顿挫之感。

2025-04-29 15:44:11
tx
久病未愈

这句诗“愿为双鸿鹄”,韵律婉转曲折,读起来流畅动听。用词精确有力,鸿鹄寓意高远,表达作者追求卓越的心态。意境独特而深刻,鸿鹄虽为寻常鸟禽,却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和追求的美好展望。

2025-04-29 15:31:09
tx
阳光明媚

这句诗反正不符合我的审美标准,我觉得文采可以更别致一些。“愿为”什么鬼?为什么不说“愿意”?“双鸿鹄”是什么鬼?诗人就不能说得简单明了一点吗?不过要是故意搞出个迷惑的感觉,那我就说了,这诗确实迷的人不浅呀。

2025-04-29 15:29:07
tx
温暖如雾

意境上,这句诗所体现的是一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和行动力。诗人立志愿为“双鸿鹄”,抱负高远,意味着要努力追求卓越,超越平凡。这一意境使人感受到勇往直前的力量与决心。

2025-04-29 14:20:59
tx
星河漫舞

这句诗也太高冷了吧!像是耍酷耍出花样,瞧不起我们这些凡人。用的字还特别高雅,是不是装逼的人都要喜欢呀?如果诗人想要表达自己的高远志向,我觉得可以直接说,就不用这么费劲了。

2025-04-29 14:20:01
tx
追逐梦想的狼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点评,可以看出这句诗在韵律、用词和意境方面都具备了优良的特点。整句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和高尚的追求,以及为之奋斗不止的精神。这种风格与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具有的激越、豪放的特点相似,是一句诗值得我们深入品味的佳作。

2025-04-29 14:19:35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