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风 / 古诗十九首

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

韵脚:下平十八尤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óu bǐng zhú hé bù

何不秉烛游释义

【游】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泳。~水。  2. 不固定:~资。~走。~牧。~行。~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击。~弋。~离。~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  3. 河流的一段:上~。中~。下~。  4. 交往,来往:交~。  5. 从容地行走:周~。~历。~逛。~兴(xìng)。~记。~说(shuō)。~山玩水。  6. 姓。

【游】〔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又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又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又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又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又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秉烛】谓持烛以照明。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宋梅尧臣《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何不】◎何不hébù[whynot]为什么不——用反问语气,表示应该或可以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何不】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孟子·尽心上》:“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晋书·惠帝纪》:“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王奉忽起一个不良之心,想道:‘……何不把琼英、琼真暗地兑转,谁人知道?’”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你有算八字的钱,何不给我打酒吃?”

何不秉烛游用户点评
tx
RubyRed

总之,“何不秉烛游”这句诗,简直就是逃离疲劳的救命稻草啊!别管别人的眼光,放开了玩吧!对了,秉烛还能防止迷路,所以你们下次探险也得给自己点个蜡烛,别迷路成蜡烛!

2025-08-01 16:37:35
tx
DancingSnowflakes

此诗以简练明快之笔墨,表达了文人豁达大气之心境。其秉烛游之愿望,并不仅限于地理,更是对于追求自由与探险精神的呼唤。面对大好河山,又岂能坐视不闻,不去探索求索。

2025-08-01 16:29:48
tx
angelleai

3. “何不秉烛游”这句诗中的“秉烛”真是太有戏剧效果了!这个词好像来自古装武侠剧,展现了主人公在黑暗中搏斗的燃烧情热。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说:“何不秉电筒玩?”现代科技当然更高级啦!( ̄▽ ̄)

2025-08-01 16:16:24
tx
自由的灵魂

何不秉烛游,此诗以简练的言辞道出了人们游览的乐趣。秉烛即持烛,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探险的场景。诗人充满激情地呼唤着读者们放下手中的琐事,去踏上一段奇妙的旅程,揭示了人们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向往之情。

2025-08-01 16:13:01
tx
掌 Heart

诗人借秉烛游寄寓着一种思想精神,鼓励人们要有勇气与决心,不忘初心,坚持自我。无论是地理探险还是心灵追寻,都要保持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勇往直前,才能品味到人生的美好与精彩。

2025-08-01 16:06:27
tx
宁静致远

整首诗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仿佛诗人借夜晚烛光与行走的意象,勾勒出人生的意义和一种美好的追求。

2025-08-01 15:23:05
tx
红袖添香

有没有人想过,秉烛游不适合白天出发,因为蜡烛的光线在日光下简直不够看。就像你在游泳的时候送上一只救生圈,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你没看到我其实正在健步向前不断游泳吗?

2025-08-01 15:05:54
tx
悠然的雨滴

这句诗言简意赅,通过“秉烛游”的描摹,表达了对于烛光的迷恋,以及对夜晚漫步的向往,暗示了对于自由和内心追求的渴望。

2025-08-01 15:00:02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