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渔家傲

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韵脚:上八語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péng zhōu chuī qǔ sān shān qù

蓬舟吹取三山去释义

【蓬】1.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门。~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茅塞不通的头脑。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户瓮牗。~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环境里,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荜生辉(使得自家有了光彩。谦辞,用来称谢别人字画等物品的赠予或客人的来访)。  2. 散乱:~乱。~松。~头垢面。  3. 茂盛,旺盛:~勃。  4. 量词,用于类似成丛飞蓬的东西:一~凤尾竹。

【蓬】《唐韻》《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音髼。《詩·召南》彼茁者蓬。《荀子·勸學篇》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禮·內則註》蓬,禦亂之草。又《詩·衞風》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註》亂也。又《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傳》盛貌。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妖星,一曰蓬星。又州名。《廣韻》周割巴州之伏虞郡立蓬州,因蓬山而名之。又姓。《正字通》漢蓬球,北海人。又《韻補》叶皮江切,音龎。《東方朔·七諫》滅規矩而不固兮,背繩墨之正方。離憂患而乃寤兮,若縱火於秋蓬。又《字彙補》蒲貢切,菶去聲。草水盛貌。 《集韻》籀文

【舟】◎ 船:~辑。龙~。轻~。一叶扁~。泛~。同~共济。

【舟】《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船也。《釋名》舟言周流也。《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爾雅·釋水》天子造舟。《註》比船爲橋。《又》諸侯維舟。《註》維連四船。《又》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又》士特舟。《註》單船。《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物理論》化〈彳瓜〉作舟。《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又《正韻》載也。

【吹】1.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打。~灯(a.把灯火吹灭;b.喻人死亡;c.喻失败、垮台)。~毛求疵。~鼓手(a.办婚、丧事时吹奏鼓乐的人;b.胡乱吹捧和宣扬别人的人)。~灰之力。  2. 说大话:~牛。~嘘。  3. 类似吹的动作:~拂。风~草动。  4. (事情)失败:~台。  5. 消息流传,鼓动宣传:鼓~。

【吹】《唐韻》《正韻》昌垂切《集韻》姝爲切《韻會》樞爲切,音炊。《說文》噓也。《玉篇》出氣也。《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詩·小雅》鼔瑟吹笙。又吹噓。《揚子·方言》吹,助也。《註》吹噓,相佐助也。又《集韻》亦作龡。《周禮·春官》笙師掌敎龡竽笙。又同炊。《荀子·仲尼篇》可炊而傹也。《註》炊與吹同。傹當爲僵。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又《廣韻》《集韻》《韻會》尺僞切,音。《廣韻》鼔吹也。《禮·月令》上丁,命樂正入學習吹。《又》季冬,命樂師大合吹而罷。《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古今樂錄》漢樂有鼓吹

【取】1. 拿:索~。~书。~款。窃~。  2. 选择:选~。~材。~景。~道。~样。  3. 采用:采~。听~。吸~。可~。~精用弘。  4. 得到,招致:获~。~经。~偿。~悦。  5. 消去:~消。~缔。

【取】《唐韻》七庾切《集韻》《韻會》《正韻》此主切,娶上聲。《說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資也,收也。《廣韻》受也。《增韻》索也。《禮·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記·魯仲連傳》爲人排難解紛,而無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又《韻會》凡克敵不用師徒曰取。又《前漢·王莽傳》考論五經,定取禮。《註》師古曰:取,讀曰娶。又《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音趨。《集韻》取慮,縣名,在臨淮。又《集韻》雌由切,音秋。《前漢·地理志》留浚儀。《註》師古曰:取慮,縣名。音秋盧。取又音趨。又《集韻》《

【三山】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宋苏轼《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清黄遵宪《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徐巿,横纵六里听张仪。”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元萨都剌《入闽过平望驿》诗:“广陵城里别匆匆,一去三山隔万重。”3.冠名。唐李群玉《寄友人

【去】1.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 距离,差别:相~不远。  3. 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 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 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 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 汉语四声之一:~声(a.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b.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蓬舟吹取三山去用户点评
tx
无尽之舞

蓬舟吹取三山去,在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要带我们一起乘坐他的蓬舟,吹吹风,去探索三山的奥秘。蓬舟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很高级的私人游艇,估计诗人是个土豪。吹呀吹呀风呼呼,这个描述太有情调了,简直能吹醉人的同时还能把我吹跑。三山就更牛X了,不知道诗人是不是有地球仪看与此相关的信息,不然怎么可能知道有三座山?

2025-04-29 16:57:22
tx
夏至之约

这位诗人迷上了地理课,所以非要带我们去三山游玩。请问有人知道这三座山是哪里的吗?不会是诗人自己杜撰出来的山吧?难道是位地形学家?

2025-04-29 15:42:32
tx
快乐的小蚂蚁

在这句诗里,鲁迅先生运用简练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人生旅程与追求融合在了一起。运用了排比和韵律的手法,使得整个句子拥有了一种朦胧而又激烈的感觉。通过这句诗,诗人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其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追求的力量与美感。

2025-04-29 15:41:32
tx
醉红颜

曾有思者以为:“蓬舟吹取三山去”,此一句乃描摹自然之壮丽山川景色,意在借景抒情。诗之背景黯然而寥依,丰衍其间,使人心存哀思。殊不知,蓬舟吹取之声,是作者苦心之宣泄。退一步而论,蓬舟吹取,乃中国文化中极富想象的表达方式。如民歌之中所言:“敲响舟头虾脑壳”,仅一巧妙之词,却能形象地表现船头荡起漫天雾气之景。可见,“蓬舟吹取三山去”,固然离奇而宏大,却同样充满了深情之美。

2025-04-29 15:34:29
tx
念旧人暖心尽

今人因众多现实因素,有时难以自在地感受到纯粹的自然景观。而“蓬舟吹取三山去”之诗,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其于众多无聊琐碎事务中展现了一派豪情壮志。蓬舟吹取三山,飘然千里,犹立志高远者破万千困阻,蓦然腾空之意,奇与众殊。诗中之山,可以有千百种形态,只因诗者以有限之文字展现无限之想象。在这一点上,诗者以短小的字句引发读者思考,并激发了读者对于自己人生境遇的思索。

2025-04-29 15:26:24
tx
goldenSunset85

蓬舟吹取三山去,嘿!这首诗真是酷毙了!蓬舟吹着风,带着我去看三座山,这画面太美了吧!诗人可能是个旅行达人,不知道是不是坐着坏心情的蓬舟出发的呢?不过大东海风景这么美,要是我也会坐着蓬舟度假去!

2025-04-29 15:19:05
tx
寻找春天

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句诗真是让人无比向往,好想乘坐诗人的蓬舟,吹吹风,去了解一下那神秘的三座山。不过,我可是有晕船症啊,要不你给我换个交通工具吧,比如说劳斯莱斯私人飞机,挺好的嘛!

2025-04-29 14:54:44
tx
眼泪倒着掉

用简洁有力的词汇,将人生的长途旅行用蓬舟来比喻,凸显了个体在追求梦想,攀登人生高峰的过程。同时,“吹取”一词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哲学,强调人在追求时应寻找外界的助力,融入自然,与之共鸣。

2025-04-29 14:03:35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