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减字木兰花

云鬓斜簪——减字木兰花

韵脚:下平二十一侵

平仄:平 仄 平 平

拼音: yún bìn zān xié

云鬓斜簪释义

【云】1. 说话,引文:人~亦~。子曰诗~。~~(如此,这样;引用文句或谈话时,表示结束或有所省略)。  2. 文言助词,句首句中句末都用:~谁之思?岁~暮矣,着记时也~。  3. 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行~流水。~蒸霞蔚。  4. 指中国“云南省”:~腿(云南省出产的火腿)。

【云】《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又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又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又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又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 《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又云云:衆語也

【鬓】◎ 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发(fà)。~角。~丝。

【鬓】《唐韻》《集韻》《韻會》必刃切,音儐。《說文》頰髮也。《釋名》鬢,峻也。所居高峻也。《又》其上連髮曰鬢。鬢,濱也。濱,崖也。爲面頰之崖岸也。《晉語》美鬢長大則賢。《註》鬢,髮類也。

【簪】1.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子。金~。玉~。~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绅。  2. 插,戴:~戴。~菊。~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

【簪】〔古文〕兂《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音。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又也,因形名之也。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音鐕。義同。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來也。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裊。《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易》朋盍簪。王肅讀。又徂官切。《易》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篸。漢典考證:〔《易·豫卦

【斜】◎ 不正,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坡。~面。~度。~线。~视。 典

【斜】《唐韻》似嗟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嗟切,音邪。《說文》抒也。《玉篇》散也,不正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枒而斜據。又《集韻》《韻會》余遮切《正韻》于遮切,音耶。梁州谷名。在武功西南。《前漢·揚雄傳》西自褒斜。《註》南山谷名也。《班固·西都賦》右界褒斜,隴首之險。《註》梁州記曰:萬石城泝漢,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長四百七十里。又《集韻》時遮切,音闍。伊雅斜,單于名。又直加切,音秅。義同。

云鬓斜簪用户点评
tx
青青子衿

“云鬓斜簪”以隐喻手法传达了一种微妙的情感,与主人的云鬓相映成辉,与月亮逐影相随。此句细节描写精致入微,并且借由发髻簪托出主人的美妙。它将动态的月亮和静态的主人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对比之美,使得整个诗句优美动人。

2025-07-31 16:06:08
tx
魑魅魍魉13

这句诗通过选择的词汇和意境的描绘,将女子的美丽与婉约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

2025-07-31 16:04:09
tx
无情的麋鹿丶

云鬓斜簪,在文字中仿佛化作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给人带来了一种淡然自若的旖旎之感。

2025-07-31 15:14:46
tx
Wanderlust

云鬓斜簪,如名画中的女子一般,展示出柔美和风情的结合。云鬓如云,细腻顺滑;簪斜如意,轻盈婉约。这种丰富多彩的形象描写,不仅营造出了一种美感,更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云鬓斜簪是一副让人陶醉其中的画卷,通过这两个简短而生动的意象,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美丽与神奇的世界。

2025-07-31 15:00:23
tx
风起云涌

“云鬓斜簪”,不仅仅是形美,更在于意美。簪子斜插在发髻上,不同于平常的插法,非但没有破坏主人的发型,反而更凸显了主人的美丽。这样的构思和描写手法,体现了作者对美的理解和诗的创作功力。此句巧言婉转,如同插在主人发髻上的簪子,既有平易近人的感觉,又能给人以柔美之感。

2025-07-31 14:56:04
tx
像风一样

同时,云鬓斜簪也具有寓意,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纤腰玉骨和曲线美的赞美,暗示了女性体态在他眼中的无限魅力。

2025-07-31 14:41:36
tx
岁月如歌

“云鬓斜簪”巧妙地将两个物象进行对接,把簪子的斜插与月亮的斜照联系了起来,形成了意象上的共鸣。这种运用技巧使得整个诗句更加丰满而有趣。此句的用词精确,意境深远,使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一个宛如画卷的美好世界中。

2025-07-31 14:32:44
tx
看透一切

彼时寒天漏月,主人戴云鬓斜簪,显然是为了增加与圆月相映的美感。簪是一种饰物,因其斜插在发髻上,如同云彩飘动,因而得名“云鬓斜簪”。作者巧妙地利用这一形象,既凸显出主人娇美的形象,又隐喻着主人与月亮之间的美好关系。从这一点来看,诗句对主人的描绘极为巧妙,细腻之处颇有可取之处。此句烘托出了主人的美丽,也从侧面赞美了月亮的明艳。

2025-07-31 14:03:52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