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偈七首

脚下须弥山——偈七首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jiǎo xià xū mí shān

脚下须弥山释义

【脚下】下。唐杜甫《李鄠县丈人胡马行》:“头上鋭耳批秋竹,脚下高蹄削寒玉。”《朱子语类》卷二十:“问志学与立,曰:‘志是要求箇道,犹是两件物事;到立时,便是脚下已踏著了也。’”《老残游记》第八回:“不但人行脚下觉得轻了许多,即驴子也不似从前畏难苟安的行动。”王洪涛《莉莉》诗:“太行在你的脚下,你在太行的怀里!”2.物体近地面的部分。唐白居易《草茫茫》诗:“草茫茫,土苍苍,苍苍茫茫在何处,驪山脚下秦皇墓。”前蜀贯休《渔家》诗:“前山脚下得鱼多,恶浪堆中尽头睡。”《古今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来日午时,你可将船泊

【须弥山】1.梵语sumeru的译音。或译为须弥楼、修迷卢、苏迷卢等。有“妙高”、“妙光”、“安明”、“善积”诸义。原为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指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四周有七山八海、四大部洲。《释氏要览·界趣》:“《长阿含》并《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须弥山。此山有八山遶外,有大铁围山,周迴围绕,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天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释氏书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封神演义》第七三回:“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清昭

脚下须弥山用户点评
tx
foxyLady97

这句诗有点可以给人带来慰藉的感觉,像是在告诉你,无论面对多大的压力困境,都有能力去克服和战胜它。不过有时候也会感觉这样的鼓励有点过了,有点像是逃避现实,就像我很想买一双运动鞋,但我却在对自己说:“脚下须弥山,就算没鞋也无妨。”

2025-08-01 16:19:48
tx
melodiousWhisper68

此句作文深沉,触人心弦。"脚下须弥山"如此形容,既启迪人心,又寄寓着人生哲理。山势巍峨,不可逾越,诗人借此喻示生活中的诸多困境和挑战,启发人们应以豁达心态和坚定信念,方能登上顶峰,力挽狂澜。可见,此句既是一种明示,更是一种劝勉。

2025-08-01 16:14:12
tx
心灵自由

这句诗的意境很好啊,能感受到它传达的力量,就像我俗话说的燃鸟!不过有时候真的会有点难以坚持下去的感觉,无论脚下的山有多须弥,平时一碰到小困难都要喊着撒包袱,真的是佛系青年了。

2025-08-01 15:25:22
tx
蔷薇开初

讲究着在句法上,兼质与韵。脚下,须弥,使人生出踏实、广大、威严之感,略远即能看到鸟瞰全局的景色,这尽展现了辽阔——开放,深邃——广大之地。脚下须弥山,催动人们直立而战。距离感,亦可自然参与。

2025-08-01 15:10:03
tx
whistlingWind2

如此"脚下须弥山"之表达,展现出作者高超的造句功力。以平凡之身,引用佛家胜景,喻示人间无奇,唯有修行。以"脚下"言之,深得人心,将广袤的山川草木,甚至千山万水融化于其中。此句以简约的语言,传达出深邃之境界,令人爱不释手。

2025-08-01 14:56:18
tx
余生为你守候

声韵皆称体华而通。脚下者,即是人类基石。须弥山,即表右就是天地之黎明。细细描绘,仿佛能闻见脚步踏实之声,彰显人生之稳健与厚重。此诗凝聚了人生百态,给人一种慎重而又庄严之感,真乃妙绝独造之作。

2025-08-01 14:36:12
tx
跟着光影去旅行

言之简洁却寓意丰富,可谓字字珠玑。此言意在隐喻亘古之山,诗人以琅琅笔墨,刻画出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诗中脚下之山犹如大地之基石,独具魅力。读者可以自由想象,或远眺苍穹,或穿越流云,领悟人生之广阔与无垠。

2025-08-01 14:21:10
tx
无情的麋鹿丶

"脚下须弥山"此句出奇地运用了比喻手法,言简意赅,画龙点睛之妙。脚下之细微之处,恍若力气汇聚,山势磅礴,世界一览无余。此佳句描绘了身世沧桑,展现出诗人视野之广袤,以人世之碌碌日常,引出宏大之意境,可谓妙语横生。

2025-08-01 14:07:13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