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十二齊
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tóu kāo xuān áng fù xié dī
【头】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 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 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 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 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 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 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 8. 首领:~子。~目。 9. 方面:他们是一~的。 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 11. 量词,多指牲畜:一
【头】〔古文〕《唐韻》度侯切《集韻》《韻會》《正韻》徒侯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又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又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又《唐韻》《正韻》
【尻】1. 屁股,脊骨的末端:~骨(坐骨)。 2. 家畜外形部位名称(以髋骨、荐骨和部分尾椎骨为基础,前连腰,下接股。是推动后股运步的重要部位)。
【尻】《廣韻》《集韻》《韻會》丘刀切,考平聲。《說文》脽也。从尸九聲。《玉篇》髖也。《增韻》脊。骨盡處。《禮·內則》兔去尻。《莊子·達生篇》加汝尻雕俎之上。《屈原·天問》崑崙縣圃,其尻安在。《註》尻,脊骨盡處。以山至高,其下必有托根之所也。 《集韻》或作。亦作。《正字通》从尸从九,與凥別。改九从兀,非。
【轩】1.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驾(帝王的车驾)。~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2.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3. 门、窗、楼板或栏杆。 4. 高:~敞。~昂。~然大波。 5. 〔~辕〕a.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b.车辕;c.古代星名之一;d.复姓。 6. 姓。
【轩】《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又《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又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又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又殿堂
【昂】1. 仰,高抬:~首。~然。 2. 高,贵:~贵。价~。 3. 情绪高:~扬。高~。~藏(cáng )(形容人的仪表雄伟,气宇不凡的样子)。~奋。气~~。
【昂】《唐韻》五岡切《集韻》魚剛切《韻會》疑剛切《正韻》五剛切,音卬。《說文》舉也。《楚辭·遠遊》服偃蹇而低昂兮。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註》昂昂,馬行貌。又《類篇》日升也。一曰明也。又《集韻》魚向切,音仰。昂昂,君之德也。 《韻會》通作卬、仰。
【腹】1. 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部。~膜。~水。~泻。~疾。心~(喻极亲近的人)。~稿。~诽(指口里不说而心里不以为然。亦作“腹非”)。遗~子。 2. 喻地区的前部、内部或中部:~地。~背受敌。 3. 厚:“(冬季之月)冰方盛,水泽~坚,命取冰。” 4. 怀抱:“出入~我。”
【腹】《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六切,音福。《說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爾雅·釋詁》腹,厚也。《詩·小雅》出入腹我。《傳》厚也。《箋》腹,懷抱也。《禮·月令》孟冬之月,水澤腹堅。《註》腹,厚也。又《增韻》肚也。《釋名》腹,複也,富也,腸胃之屬,以自裹盛復於外複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易·說卦》坤爲腹。《疏》坤能包藏含容,故爲腹也。又凡借以喻物。《詩·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河圖引蜀謠》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又遺腹。《前漢·昭帝紀》泗水戴王有遺腹子煖。又腹疾。《左傳·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魚腹疾柰
【胁】1. 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下。 2. 逼迫恐吓:~迫。威~。裹~。~持。~从。 3. 收敛:~肩谄笑(收缩肩膀,强为媚悦之颜,形容谄媚人的丑态)。~肩低眉(低三下四的样子)。~肩累(lěi )足(形容恐惧。“累足”,小步快走)。
【胁】《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說文》兩膀也。《玉篇》身左右兩膀。《廣韻》胷脅。《增韻》腋下也。《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註》拍爲膊,謂脅也。《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又《正字通》牲體,前爲代脅,中爲長脅,後爲短脅。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又《泰誓》脅權相滅。《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又《詩·秦風》遊環脅驅。《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又斂也。《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註》師古曰:脅,
【低】1. 地势或位置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与“高”相对:~空。~地。~谷。~潮。~沉(a.云层厚而低;b.声音低;c.情绪低落)。 2. 矮短:身材~矮。 3. 细小,沉重:~微(a.声音细小;b.身份或地位低)。~吟。 4. 程度差:~级。~能。眼高手~。 5. 卑贱:~贱。~首下心。 6. 等级在下的:~俗。~档商品。 7. 价钱少:~价出售。 8. 俯,头向下垂:~头从事。 典
【低】《廣韻》都奚切《集韻》《韻會》《正韻》都黎切,底平聲。高之反也,俛也,垂也。《史記·孔子世家贊》低回,留之不能去。又《談藪》王元景大醉,楊彥遵曰:何太低昂。荅曰:黍熟頭低,麥熟頭昂,黍麥俱有,所以低昂。又作氐。《前漢·食貨志》封君皆氐首卬給。《又》其賈氐賤減平。俱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