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三十五馬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iǎng jiàn ní|nì jiàn|jiān huái
【想见】ngjiàn[gather;infer]经过推测得出结论从中可以想见生活的艰难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想见】史记·孔子世家论》:“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宋苏轼《书韩干牧马图》诗:“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郭沫若《<屈原赋>今释·屈原简述》:“我们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自然现象是怎样关心,诗人的想像力是多么丰富。”
【泥】1. 土和水合成的东西:~巴。~垢。~浆。~煤。~淖(泥污的洼地)。~泞。~洼。 2. 像泥的东西:枣~。山药~。印~(盖图章用的印色)。蒜~。 | 1. 涂抹:~墙。~缝儿(fèngr )。 2. 固执,死板:拘~。~古(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守。
【泥】《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音。水名。《說文》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又潏水之別名。《長安志》潏水,今名泥水。又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泥水。又水和土也。《書·禹貢》厥土惟塗泥。又汚也。《易·井卦》井泥不食。又丘名。《爾雅·釋丘》水潦所止曰泥丘。又泥中,衞邑也。《詩·邶風》胡爲乎泥中。又泥陽,縣名。《史記·酈商傳》蘇駔軍於泥陽。《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泥陽縣,王莽更曰泥隂。又弱也。《爾雅·釋獸》威夷長脊而泥。又蟲名,出東海,得水則活,失水則如泥。《杜甫詩》先拚一飮醉如泥
【溅】◎ 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水花飞~。 | ◎ 见“浅2”。
【溅】《廣韻》則旋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箋。濺濺,水疾流貌。《沈約詩》出浦水濺濺。又《廣韻》《集韻》子賤切,音箭。水激也。通作湔。《史記·藺相如傳》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又《集韻》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汗灑也。又才線切,音賤。激也。 《集韻》或作淺。又作。通作碊。
【踝】◎ 〔~骨〕脚腕两旁凸起的部分。亦称“踝子骨”。
【踝】《廣韻》胡瓦切《集韻》《韻會》《正韻》戸瓦切,音跨。《說文》足踝也。《釋名》踝,踊也。居足兩旁,磽确然也。亦因其形踝踝然也。《急就篇註》踝,足之外也。《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踝,跟也。又《釋名》踝踝,單獨之言也。又《釋名》踝确,堅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