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wēn děng qí|jī shù hè hú yè
【温】1. 不冷不热:~带。保~。降~。~泉。~和。~床。 2. 性情柔和:~柔。~存(抚慰体贴)。~情。~顺。~静。~良。~文尔雅。 3. 稍微加热:把酒~一下。 4. 复习:~习。~故而知新。 5. 古同“瘟”。 6. 姓。
【温】《唐韻》烏魂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昆切,音蕰。水名。《說文》水出犍爲涪南入黔水。又水名。《山海經》温水,出崆峒山,在臨汾南入河。又洛水之別名。《易·乾鑿度》王者有盛德之應,則洛水先温,故號温洛。又水名。《水經》温水,出牂柯夜郎縣。又泉名。《潘岳·西征賦》湯井温谷。《註》卽温泉也。又地名。《左傳·隱三年》取温之麥。《註》温,今河內温縣。《廣輿記》今屬懷慶府。又郡名。温州府,今屬浙江。又色和曰温。《論語》色思温。又性純粹曰温。《詩·秦風》温其如玉。又《爾雅·釋訓》温温,柔也。《疏》寬緩和柔也。《詩·大雅
【等】1.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2.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平~。~于。~同。~值。~量齐观。 3.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级。~次。~第。~而下之。 4. 特指台阶的级。 5. 种,类:这~事。 6.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尔~。 7.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地。 8. 候,待:~候。~待。 9. 待到:~我写完。 10. 同“戥”。
【等】《廣韻》《正韻》多肯切《集韻》《韻會》得肯切《海篇》登上聲。類也,比也,輩也。《易·繫辭》爻有等,故曰物。《禮·曲禮》見同等不起。又齊也。《左傳疏》春秋分而晝夜等,謂之日中。又等級也。《禮·樂記》則貴賤等矣。《周禮·春官》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左傳·隱五年》明貴賤,辨等列。又稱量輕重也。《孟子》等百世之王。《史記·夏本紀》四岳曰:等之未有賢於鯀者。又《篇海》等,待也。又《說文》齊也。从竹从寺。寺,官曹之等平也。又《字彙補》發等沐樹也。《王褒·僮約》焚槎發等。又佛書有方等經。又《廣韻》多改切《集韻》打亥切
【奇】1. 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闻。~迹。~志。~观。~妙。~巧。~耻大辱。 2. 出人意料的,令人不测的:~兵。~计。~袭。出~制胜。 3. 惊异,引以为奇:~怪。惊~。不足为~。 | 1. 数目不成双的,与“偶”相对:~数(不能被二整除的数,如一、三、五、七、九等,正的奇数亦称“单数”)。 2. 零数:~零(不满整数的数)。~羡(赢余,积存的财物)。有~(如“八分~~”即八分多一点)。
【奇】《廣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琦。異也。《莊子·北遊篇》萬物一也。臭腐化爲神奇,神奇復化爲臭腐。《仙經》人有三奇,精,氣,神也。又祕也。《史記·平傳》平凡六出奇計,其奇祕世莫得聞。又姓。又天神名。《淮南子·地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又四凶之一。《史記·五帝紀》少皡氏有不才子,天下謂之窮奇。《註》窮奇,卽共工氏。又獸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窮奇犀。《註》狀如牛,蝟毛,音如嘷狗,食人。又江神謂之奇相。《江記》帝女也。卒爲江神。又與琦通。又《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羈。一者,奇也。
【裋褐】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贱者所服。《列子·力命》:“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糲,居则蓬室,出则徒行。”杨伯峻集释:“许慎注《淮南子》云:楚人谓袍为裋。《説文》云:粗衣也。又敝布襦也。又云:襜褕短者曰裋褕。有作短褐者,误。《荀子》作‘竖褐’。杨倞注云:‘僮竖之褐’,於义亦曲。”汉贾谊《过秦论中》:“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唐韩愈《马厌穀》诗:“土被文绣兮,士无裋褐。”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可也。夏之毋追,殷之章甫,周之委貌,其不同者也。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狐腋】“狐掖”。狐腋下的毛皮。《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諤諤。”唐白居易《醉后狂言》诗:“吴緜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