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诗 / 幽事

隐士寄云从地肺——幽事

韵脚:去二十廢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yǐn shì jì yún cóng dì|de fèi

隐士寄云从地肺释义

【隐士】士yǐnshì[hermit;recluse]隐居不做官的人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汉

【隐士】隐居不仕的人。《庄子·缮性》:“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宋陆游《初到荣州》诗:“废臺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冰心《寄小读者》二六:“绮色佳真美!美在深幽,喻人如隐士,喻季候如秋,喻花如菊。”2.善说隐语的人。俳优之属。汉刘向《说苑·正谏》:“咎犯对曰:‘臣不能为乐,臣善隐。’平公召隐士十二人。”参阅“隐语”。汉

【寄】1. 托付:~托。~存。~情。~怀。~意。  2. 依靠,依附:~居。~食。~生虫。  3.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信。~钱。  4. 认的亲属:~父。~母。~子。

【寄】《唐韻》《集韻》《韻會》居義切《正韻》吉器切,音記。《說文》托也。《增韻》寓也。《周語》國無寄寓。《註》不爲廬舍以寄羈旅之客也。又《齊語》管子曰:作內政而寄軍令焉。又《廣韻》附也。《增韻》傳也。《禮·王制》東方曰寄。《註》東方通言之官,謂傳寄東方之言也。又郊遂寄棘,屛退不率敎者於遠方曰寄。又《史記·酷吏傳》請寄無所聽。《註》請寄,猶囑托也。又寄生,草名。又寄居,小蟹名。

【云从】1.语出《诗·齐风·敝笱》:“齐子归止,其从如云。”后用“云从”比喻随从之盛。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连国云从,宏论风行。”宋刘过《沁园春·御阅还上郭殿帅》词:“拥貂蝉争出,千官鳞集,貔貅不断,万骑云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狐嫁女》:“粉黛云从,酒胾雾霈,玉椀金甌,光映几案。”2.借指随从者。唐黄滔《周以龙兴赋》:“遂使盟津契会,此时莫愧於云从;羑里栖迟,昔日何伤於鱼服。”

【地】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10. 底子:质~。 |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肺】◎ 人和某些高级动物的呼吸器官:~脏。~病。

【肺】《廣韻》方廢切《集韻》《韻會》芳廢切,音。《說文》金藏也。《玉篇》肺之言敷也。《正字通》肺主藏魄,六葉兩耳,凡八葉,附脊第三椎,配胷中與大腸表裏,爲陽中大隂,通於秋氣。《素問》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禮·曲禮》年穀不登,君膳不祭肺。《註》禮,食殺牲則祭先。有虞氏以首,夏后氏以心,殷人以肝,周人以肺。不祭肺,謂不殺牲爲盛饌也。又《月令》孟夏之月,祭先肺。《史記·樂書》商動肺而和正義。《淮南子·精神訓》肺爲氣。《釋名》肺,也。言其氣鬱也。《博雅》肺,費也。又肺石。《周禮·秋官·大司寇》以肺石達窮民。《註》

隐士寄云从地肺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