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仄 平 平
拼音: de lì yìng pán
【的皪】光亮、鲜明貌。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明月珠子,的皪江靡。”晋左思《魏都赋》:“丹藕凌波而的皪,緑芰泛涛而浸潭。”宋范成大《雨后田舍书事》诗:“熟透晚梅红的皪,展开新籜翠扶疎。”清汪懋麟《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步輦从容出复道,华灯的皪明春宵。”参见“的礰”。
【映】1. 照射:~射。~照。 2. 反照,照射而显示:反~(a.反照,反射;b.把容观事物表现出来;c.向上级转达,如“~~群众意见”)。~衬(映托使显现)。~雪读书(形容家贫而苦读)。
【映】《廣韻》於敬切《集韻》《韻會》於慶切《正韻》於命切,英去聲。《說文》明也,隱也。《梁元帝·纂要》日在午曰亭,在未曰映。《潘岳·射雉賦》畏映日之儻朗。又《王羲之·蘭亭詩序》映帶左右。又《廣韻》烏朗切《集韻》倚朗切,音坱。《玉篇》映,不明也。
【盘】1. 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菜~。托~。 2. 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棋~。算~。磨~。 3. 回旋,回绕,屈曲:~旋。~桓。~剥(辗转剥削)。~曲。~亘。~郁(曲折幽深)。~根错节。 4. 垒,砌:~灶。~炕。 5. 仔细查究:~问。~驳。~察。~查。~货。~算(细心打算)。 6. 指市场上成交的价格:开~。收~。 7. 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8. 搬运:~运。 9. 量词:一~磨。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