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书小斋壁

冷淡少知音——书小斋壁

平仄: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lěng dàn shǎo|shào zhī yīn

冷淡少知音释义

【冷淡】gdàn(1)[cold;indifferent]∶不热情他受到十分冷淡的接待(2)[cheerless;desolate]∶不热闹在小教堂里他看起来好像最冷淡,但已被深深地感动了

【冷淡】。1.不浓艳;素净淡雅。唐白居易《白牡丹》诗:“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宋刘子翚《满庭芳·桂花》词:“叶底轻黄纂纂,恼人是微裂方缄。翛然胜,清真冷淡,无艷寄尘凡。”元张翥《水龙吟·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水天瀟洒,秋容冷淡,凭谁点缀?”明唐寅《黄莺儿》词:“王孙浪游,光阴水流,梨花冷淡和人瘦。”2.幽寂;冷清。南唐李中《徐司徒池亭》诗:“扶疏皆竹柏,冷淡似瀟湘。”宋梅尧臣《辛著作知西京永宁》诗:“冷澹鳩鸣屋,宽闲水满塘。”元耶律楚材《对雪鼓琴》诗:“笑捻吟鬚吟雪诗,冷淡生活太清絶。”明王

【少】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  2. 缺,不够:缺~。减~。  3. 不经常:~有。~见。  4. 短时间:~等。~候。~顷。  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年。~女。~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傅。~保。  3. 次级的:~校。~将(jiàng )。  4. 姓。

【少】《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又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又《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又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又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

【知音】◎知音zhīyīn(1)[afriendkeenlyappreciativeofone’s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2)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intimatefriend;bosomfriend]∶知心朋友

【知音】1.通晓音律。《礼记·乐记》:“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於礼矣。”《太平御览》卷五八一引汉桓谭《新论》:“音不通千曲以上不足为知音。”宋周邦彦《意难忘》词:“知音见説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僖宗皇帝,妙选天下知音女子,入宫供奉。”2.《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同志。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徐

冷淡少知音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