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牧竖

牧竖持蓑笠——牧竖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chí suō lì mù shù

牧竖持蓑笠释义

【持】1. 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  2. 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  3. 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4. 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  5. 扶助:支~。撑~。

【持】《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註》不借,草履名。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又叶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蓑笠】蓑衣与笠帽。《仪礼·既夕礼》:“道车载朝服,稾车载蓑笠。”郑玄注:“蓑笠,备雨服。”《后汉书·蔡邕传下》:“故当其有事也,则蓑笠并载。”清唐甄《潜书·明鉴》:“茅舍无恙,然后寳位可居;蓑笠无失,然后衮冕可服。”

【牧竖】亦作“牧竪”。牧奴;牧童。《楚辞·天问》:“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汉书·刘向传》:“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竖之祸,岂不哀哉!”宋陆游《识愧》诗:“几年羸疾卧家山,牧竪樵夫日往还。”《明史·刘基传》:“初,太祖以韩林儿称宋后,遥奉之。岁首,中书省设御座行礼,基独不拜,曰:‘牧竖耳,奉之何为?’”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一章:“启讨灭了有扈氏后,就罚他们作‘牧竖’(牧奴)。”

牧竖持蓑笠用户点评
tx
早起的鸟儿

哇哦!这句诗简直是在给我上一堂实力派的语言课!牧竖持蓑笠,这几个字就已经带给我一种深深的安全感!这不仅是一个形象的描述,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有了蓑笠,就能无畏风雨!超级正能量!加油!牧竖!加油!服不服?太牛了吧!

2025-10-30 16:28:17
tx
一尘不染

【第五段】 《牧竖持蓑笠》这句诗以隐喻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笠与蓑是田园牧童的日常用具,但在诗人笔下,它们成为了文学的符号,代表着诗人深深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牧童手持笠,蓑罩身,彰显了作者对自然耕耘的赞美与向往。这种象征手法,使诗意凝聚,情感贯穿,让读者在点点文字中感受到自然美的真谛。

2025-10-30 15:56:47
tx
阳光明媚

【第二段】 《牧竖持蓑笠》这句诗使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通过牧童持蓑笠这一形象,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融表达得淋漓尽致。将人与蓑、笠相结合,既突出了牧童的生活环境,又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巧妙地融入其中。蓑笠作为农耕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对耕作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诗人通过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牧童的赞赏,也体现出了对自然与农耕文化的向往与赞美。

2025-10-30 15:26:48
tx
阳光下的微笑

毕竟这首诗用的都是几百年前的古汉语,再怎么把诗词考试刷高分,也没必要把这么难懂的词拿出来吧。"蓑笠"这个词听着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感觉是个什么怪物的名字啊!是什么呢?是一种巨大的神秘生物吗?还是一种怪异的帽子?你说呢?

2025-10-30 15:11:27
tx
时光倒流

我对这句诗的理解就倒垃圾桶里了,完全没有感觉!太让人迷茫了!怎么这么拗口呢?写人物就这么难吗?还是我智商有问题?连找个厕所都比这句诗简单!!!

2025-10-30 14:53:38
tx
追梦人

“牧竖持蓑笠”这句诗简直就是老师写作业时用的字典翻来覆去找的!这是什么意思啊???

2025-10-30 14:28:23
tx
whisperingWillow5

看来只有那些心灵纯洁的少女们会对这样的诗产生浓厚的兴趣了。想象一下,一个穿着和服,手捧纸扇的少女,在寒风中念着“牧竖持蓑笠”,仿佛置身于大草原,和牧童们一起嬉戏呢。唉,我真傻,毕竟在我眼里,这就像一条白开水,没有一点泡泡。

2025-10-30 14:25:09
tx
青春梦想

这首诗应该是个刚入门的萌新写的吧,怎么感觉像是第一次背口诗的小学生写的呢。"牧竖持蓑笠"这句诗,是说牧童手拿着草帽在天真烂漫的大草原上游玩。看来这位牧童比起驾着骏马扬鞭策驰的牧人们来说,是有点low的呢。好在最后面加了个顿号,不然还真以为这是一个不合格的牧人,居然不会说话!

2025-10-30 14:05:00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