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拼音: héng|hèng běi guō qīng shān
【横】1. 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梁。~楣。~额。~幅。~批。~披(长条形横幅字画)。~匾。~标。~空。 2. 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竖”、“直”、“纵”相对:~写。~排。~向。~斜。纵~。 3. 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贯东西。 | 1. 凶暴,不讲理;蛮~。强~。~暴。~蛮。 2. 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死。 典
【横】《唐韻》戸盲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盲切,音黌。《說文》闌木也。又《唐韻》縱橫也。東西曰縱,南北曰橫。亦作從橫。《史記·蘇秦傳》合從連衡。《漢書音義》利合爲從,威權相脅爲橫。又《呂覽·離謂篇》失從之意,失橫之事。《註》關東六國爲從,關西爲橫。一曰以六攻一爲從,以一離六爲橫。又《楚辭·招隱》不知橫之與縱。《註》緯曰橫,經曰縱。又星名。《前漢·天文志》王梁之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橫。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橫縣,屬琅邪郡。又學舍也。與黌通。《後漢·鮑德傳》修起橫舍。又姓。《風俗通》韓王子成號橫陽君,其後爲氏。
【北郭】1.古代城邑外城的北部。亦指城外的北郊。《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人葬庄公於北郭。”杜预注:“兵死不入兆域,故葬北郭。”汉阮瑀《驾出北郭门行》:“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唐李白《送友人》诗:“青山横北郭,白水遶东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聂小倩》:“﹝寧采臣﹞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2.“北郭先生”的省称。借指隐士。清吴伟业林云凤《梅花庵话雨联句》:“北郭余偕隐,东山尔共瞻。”3.复姓。春秋齐有大夫北郭子车。见《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青山】īngshān[greenhill]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青山】的山岭。《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一见我这里青山隐隐,緑水迢迢,便问我借与他居住。”海默《我的引路人》五:“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2.指归隐之处。唐贾岛《答王建秘书》诗:“白髮无心镊,青山去意多。”宋范仲淹《寄石学士》诗:“与君尝大言,定作青山隣。”严复《送沉涛园备兵淮扬》诗之一:“相看白髮盈头出,长恐青山与愿违。”3.山名。一名青林山。南朝诗人谢朓曾卜居于此,故又称谢公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
这句诗是孟浩然的作品,表达了景物与情感的和谐共生之美。韵律上,诗句运用了平仄交替的音律,使诗行流畅而有韵律感。
不过哥们有个疑问,难道古人写诗就不能直接说啊,非得转来转去、拧巴拧巴的?唉,艺术就是这样,不解也得装懂咯。
青山与北郭的对比,既反映出景物间的和谐共生,也给人以思考,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通过这一景象的描绘,诗人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方式、人文环境等问题的思考,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刻洞察。
额,古人真奇怪,明明只是想形容一下自己家附近的山水风景,结果写了这么一句响当当的诗。我曾以为这是内涵诗,后来一查发现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作。青山啊青山,你可知道你是多么有名啊!
青山横北郭是一个超级有磨人耐心的诗句了!起鸡皮疙瘩,简直要让我给逼疯!因为青山挺多的,北郭是哪个,我都不知道!这不是故意给我添堵吗?找着了北郭,青山还横着,害我这根筋智商都不够用啦!到底是埋藏了什么宝藏?还是只是为了让我疑惑不解地日夜痴迷?青山横北郭,就像是一个无底洞,让人无限探索,无限想象。总之,这句诗太过神秘,太难捉摸,不愧是古人写的,实在令人从头到尾摸不着头脑!
总之,《青山横北郭》这句诗以其简洁、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出山水与城市的和谐共生,融合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城市的繁华。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诗人传递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敬之情。这种以自然景色为切入点,借以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亲近,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和平静。
这诗古风十足,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奇葩名字——北郭先生。青山横着还能再有点创意吗?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青山都横着的话,那北郭的居民肿么行走?踩着山头过街吗?有点没脑洞了。
从句法结构来看,诗中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采用了“山横水绕”的形象手法,使整句诗的结构紧凑,意境空灵而富有诗意。山与水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奇特气象,同时也呼应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山水”的重要地位。通过“横”与“绕”的动态表达,反映了山与水相互交融、相互依存的景象,诗人在舒展山川的同时,也展现了北方城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