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去六至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dì|de shuǎng kǎi sān qín
【地】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10. 底子:质~。 | ◎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爽垲】1.高爽干燥。《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杜预注:“爽,明;塏,燥。”南朝梁江淹《哀千里赋》:“虽河北之爽塏,犹橘柚之不迁。”《明史·梁庄王瞻垍传》:“正统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塏地。”2.指高燥之地。林纾《苍霞精舍后轩记》:“余家洲之北,湫溢苦水,乃谋适爽塏。”
【三秦】秦Sānqín[centralShanxiplain]指关中地区。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汉
【三秦】秦亡以后,项羽三分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合称三秦。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指今陕西一带。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诗:“城闕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金冯璧《河山形胜图》诗:“地形西控三秦远,河势南吞二华秋。”2.秦州、东秦州、南秦州的合称。《魏书·尒朱天光传》:“於是三秦、河、渭、瓜、凉、鄯善咸来款顺。”《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三秦,秦、东秦、南秦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