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tiān lái yuē|yāo qún shān fù guō
【天】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
【天】〔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
【来】1. 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与“往”、“去”相对:~回。~往。过~。归~。~鸿去燕(喻来回迁徙,不能在一地常住;亦喻书信来往)。 2. 从过去到现在:从~。向~。 3. 现在以后,未到的时间:~年。将~。~日方长。 4. 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表示约略估计:二百~头猪。 5. 做某个动作:胡~。 6. 用在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事:大家~动脑筋。 7. 用在动词后,表示做过(一般均可用“来着”):昨天他哭~。 8.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上~。 9. 表示发生:暴风雨~了。 10. 在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
【约】1. 绳子。 2. 拘束,限制:~束。~法。制~。~定俗成。 3. 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立~。条~。契~。 4. 事先说定:~见。~会。 5. 邀请:~请。~集。 6. 节俭:节~。俭~。 7. 简要,简单:由博返~。简~。 8. 大略:~计。~莫。~略。 9. 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分。 | ◎ 用秤称:~~。~一下。
【约】《廣韻》於略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却切,音葯。《說文》纏束也。《詩·小雅》約之閣閣。《傳》約,束也。又《周禮·春官·大史》凡邦國都鄙,及萬民之有約劑者藏焉。《註》約劑,要盟之載辭。《禮·曲禮》約信曰誓。《疏》共相約束,以爲信也。又《禮·坊記》君子約言。《疏》謂省約其言也。又《論語》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禮·坊記》小人貧斯約。《註》約猶窮也。又《論語》以約失之者,鮮矣。《何晏註》儉約無憂患。又《戰國策》蘇代約燕王曰。《註》約,止也。又《莊子·逍遙遊》淖約若處子。《音義》淖約,柔弱貌。又《荀子·勸學篇》
【群山】◎群山qúnshān(1)[hills]∶山连山群山环抱(2)[hump]∶必须飞越的山脉或山峰——主要用于航空学飞越从智利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群山相关词语:群斗群落群盲群体凝聚力群儿群迷群像群丑群魔群髡群辈群屋群厉群演群阴群方群架群情激昂涂山讲山封山环山罗霄山柏谷山重山安于泰山采山湖山射姑山半壁江山欧阳山埃特纳火山嵩山嵇山泰岳山逃山
【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诸生深幸洙留,遂荐於附郭大姓张氏。”清朱琦《感事》诗:“附郭尤惨凄,頽垣半倾圯。”郭沫若《北伐途次》十五:“宾阳司一带的附郭居民,为避免前线上的炮火,负荷着家财向乡下逃难。”2.属县。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景泰从龙二俞》:“以审理正俞纲为太僕寺少卿,则嘉兴府之嘉兴县人也。以伴读俞山为鸿臚寺丞,则嘉兴府之秀水县人也。二邑俱吾郡附郭。”清冯桂芬《续郡志记兵》:“时苏州附郭惟南之吴江,西之无锡,西北之江阴未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