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同张少府和厍狄员外夏晚初霁南省寓直时…节度判官之作

为奉灵台帛——同张少府和厍狄员外夏晚初霁南省寓直时…节度判官之作

韵脚:入二十陌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ó wéi|wèi fèng líng tái

为奉灵台帛释义

【帛】◎ 丝织品的总称:布~。~书。~画。化干戈为玉~(喻变争斗为友善)。竹~(指书籍)。简蠹~裂(书坏了)。 典

【帛】《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薄陌切,音白。《說文》繒也。《廣韻》幣帛。《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書·堯典》五玉三帛。《傳》三帛,諸侯世子執纁,公之孤執元,附庸之君執黃。《周禮·春官·典命註》帛,如今璧色繒也。《左傳·閔二年》衞文公大帛之冠。《註》大帛,厚繒。《後漢·鄧后紀》必書功於竹帛。《註》帛謂縑素。又執帛,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爲執帛。《註》張晏曰:執帛,孤卿也。或曰楚官名。又草名。《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以名云。又姓。《神仙傳》吳有帛和。《水經注》瀍

【为】1. 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  9. 姓。 | 1. 替,给:~民请命。~虎作伥。~国捐躯。  2. 表目的:~了。~何。  3. 对,向:不足~外人道。  4. 帮助,卫护。

【奉】1. 恭敬地用手捧着:~觞(举杯祝酒)。~献。~祀。~承(恭维,讨好。“承”读轻声)。  2. 尊重,遵守:~公守法。~为圭臬(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行故事(按老规定办事)。  3. 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告。~还(huán )。~陪。~劝。~迎(a.敬辞,迎接;b.奉承)。~赠。  4. 信仰:信~。素~佛教。  5. 供养,伺候:~养。供~。侍~。  6. 姓。  7. 古同“俸”,薪金。

【奉】〔古文〕《唐韻》扶壟切《集韻》《韻會》父勇切,音唪。《說文》承也。《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又與也,獻也。《史記·藺相如傳》奉璧西入秦。又《集韻》房用切,音俸。養也,秩祿也。《史記·蕭何世家》高祖以吏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前漢·宣帝紀》帝詔小吏,勤事而奉薄,其益百石以上奉十五。別作俸。又姓。漢馬軍使奉揮,明奉科。

【灵台】acute;ngtái(1)[heart;soul;spirit]∶指心;心灵不可内于灵台。——《庄子·庚桑楚》(2)[aplatformforabier]∶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灵台】文王建。《诗·大雅·灵台》:“经始灵臺,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汉书·扬雄传上》:“非章华,是灵臺。”颜师古注:“言以楚灵王章华之臺为非,而周文王灵臺之制为是也。”晋潘岳《西征赋》:“经始灵臺,成之不日,惟酆及鄗,仍京其室。”2.台名。传说夏桀、商纣建。《晏子春秋·谏下十八》:“殷之衰也,其王紂作为顷宫、灵臺,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昔者桀起灵臺,紂起鹿臺,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穀不熟。”3.台名。春秋时卫侯建。《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卫侯为灵

为奉灵台帛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