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判春

珠玉终相类——判春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zhū yù zhōng xiāng|xiàng lèi

珠玉终相类释义

【珠玉】◎珠玉zhūyù(1)[pearlsandjades;jewelry;gems]∶珠和玉;泛指珠宝(2)[wittyremark;beautifullywrittenversesorarticles]∶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3)[ahandsomeandrefinedperson;apersonofoutstandingtalent;apersonofoutstandingorgreatability]∶比喻丰姿俊秀的人;亦喻俊杰,英才

【珠玉】1.珍珠和玉。泛指珠宝。《庄子·让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唐李白《大猎赋》:“六宫斥其珠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尝有閎宇崇楼,珠玉犬马,尊显胜於凡人。”2.小粒圆形的玉。《周礼·天官·玉府》:“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孙诒让正义:“此珠则当是小玉圆好如珠者,或亦琢玉为之,非蚌珠也。”3.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晋书·夏侯湛传》:“﹝湛﹞作《抵疑》以自广,其辞曰‘……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唐杜甫《和贾至早朝》:“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妾身与相公成此

【终】1. 末了(liǎo ),完了(liǎo),与“始”相对:年~。~场(末了一场)。~极。~审(司法部门对案件的最后判决)。~端。靡不有初,鲜克有~(人们做事无不有开头,而很少能坚持到底)。  2. 从开始到末了:~年。~生。饱食~日。  3. 人死:临~。送~。  4. 到底,总归:~归。~究。~于。~将成功。  5. 姓。

【终】〔古文〕夊《廣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螽。《說文》絿絲也。又《玉篇》極也,窮也。《集韻》一曰盡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原始要終。《書·仲虺之誥》愼厥終,惟其始。《詩·大雅》高朗令終。又《禮·檀弓》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又《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舉正于中,歸餘于終。《疏》歸其餘,分置于終末。言於終末乃置閏也。又《左傳·襄九年》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又《爾雅·釋天》月在壬曰終。又《前漢·法志》地方一里爲井,井十爲通,通十爲成,成方十里,成十爲終。又姓。《左傳·定四年

【相】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互~。~等。~同。~识。~传(chuán )。~符。~继。~间(jiàn )。~形见绌。~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  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信。~烦。~问。  3. 亲自看(是否中意):~亲。~中(zhòng)。  4. 姓。 | 1. 容貌,样子:~貌。照~。凶~。可怜~。  2. 物体的外观:月~。金~。  3. 察看,判断:~面。~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  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辅~。宰~。首~。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类】1. 很多相似事物的综合:种~。~群。~别。~书。分~。人~。  2. 相似,好像:~似。~同。

【类】《五音篇海》與類同。詳頁部類字註。(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戾。《爾雅·釋詁》善也。《詩·大雅》克明克類。《箋》類,善也。勤施無私曰類。《又》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傳》類,善也。又《玉篇》種類也。《易·乾卦》則各從其類也。又《繫辭》方以類聚。又比也。《禮·學記》知類通達。《註》知事義之比也。又《緇衣》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註》類謂比式。《疏》言行之無恆,不可比類也。又《左傳·襄九年》晉君類能而使之。《註》隨所能。又肖似也。《禮·曲禮》諸侯旣塟見天子曰

珠玉终相类用户点评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