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 / 长恨歌

缓歌慢舞凝丝竹——长恨歌

平仄:仄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níng huǎn gē màn wǔ sī zhú

缓歌慢舞凝丝竹释义

【凝】1.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结。~固。~冻。~集。~脂。~滞。  2. 聚集,集中:~聚。~重(zhòng )。~神(聚精会神)。~思。~眸。~睇(注视)。~练。 典

【凝】《唐韻》《集韻》《正韻》魚陵切《韻會》疑陵切,觺平聲。《說文》水堅也。本作冰。从水从仌。《徐曰》俗作凝。今文从俗。《易·坤卦》履霜堅冰,隂始凝也。又《增韻》成也,定也。《書·臯陶謨》庶績其凝。《易·鼎卦》君子以正位凝命。《註》嚴整貌。又《謝玄暉鼓吹曲》凝笳翼高蓋。《李註》徐聲引調謂之凝。又《唐韻》牛切《集韻》《韻會》牛孕切,觺去聲。止水也。又叶鄂力切。觺入聲。《楚辭·大招》天白顥顥,寒凝凝只。乎無往,盈北極只。《註》凝凝,冰凍貌。又《韻會》或作疑。《詩·大雅》靡所止疑。《註》音屹。疑,讀如儀禮疑立之疑,定

【缓歌慢舞】的歌声和舒缓的舞姿。唐白居易《长恨歌》:“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亦作“缓歌縵舞”。宋李纲《荔枝词》集句:“沉香亭北倚栏干,缓歌縵舞凝丝竹。”汉

【丝竹】◎丝竹sīzhú(1)[traditionalstringedandwoodwindinstrument]∶弦乐器和管乐器(箫笛等)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2)[music]∶泛指音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唐·刘禹锡《陋室铭》漢

【丝竹】弦乐器与竹管乐器之总称。亦泛指音乐。《礼记·乐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商君书·画策》:“是以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唐韦应物《金谷园歌》:“洛阳陌上人廻首,丝竹飘颻入青天。”明李贽《哭怀林》诗:“交情生死天来大,丝竹安能写此中!”叶圣陶《倪焕之》十:“这时候,前街的锣鼓声和人声一阵阵地沸扬起来,中间碎乱地夹杂着丝竹的吹弹。”漢

缓歌慢舞凝丝竹用户点评
tx
牵绊彼岸

三、缓歌慢舞凝丝竹,简直是适合在哈酱马拉松或者备考期间听的最佳之选了!在紧张的学习或考场上,一首凝丝竹绝对会给你提供宣泄情绪的机会,让你的焦虑和压力顿时就被放松一番。找不到好静音的准备不好混淆了!必须强推哈哈哈!

2025-09-15 16:46:02
tx
绵绵春雨

一、这首诗真的是酷毙了!缓歌慢舞,听着就好像置身在一片竹林中,凉风自在,心情也跟着舒缓起来。那种丝竹的氛围,真的是美得不像话。实在是太有感觉了!大爱!

2025-09-15 16:39:53
tx
闪耀的花瓣

同时,“凝丝竹”这个形象的使用,使人联想到丝绸一般的柔软,给人以舒适之感。

2025-09-15 16:30:02
tx
快乐小妖精

这句诗蕴涵了音乐、舞蹈与诗意的交融,以其独特之美赢得古今文人的喜爱。其优美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内涵,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恬静舒展的山水画中。

2025-09-15 15:45:05
tx
DreamyNight

听之动者,似已融入律动之中,缓歌慢舞的曲调穿梭在竹林中。细细品味,音韵龙吟曼妙,犹如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竹林凝丝,舞曲如丝,使人更加沉醉,淡然的境界令人顿觉安宁,宛如闻一曲佳音,立即将心中烦忧遗忘。

2025-09-15 15:39:14
tx
寻找缘分

“缓歌慢舞凝丝竹”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作者通过运用“缓歌慢舞”和“凝丝竹”等词语,将音乐和自然景物相结合,形成了如丝般悠长的音乐旋律和竹林深处的静谧氛围。

2025-09-15 15:38:37
tx
秘密花园

此诗豁然开朗,声音如细如缎,恍若风中飘舞的轻纱,引人入胜。在画龙点睛之处,凝丝竹笔墨遣词之中,展现了无尽的陶冶意境。此诗琴声缓慢而细腻,让人如临竹海幽径间,轻启音乐之门,感受音律之美。

2025-09-15 15:34:57
tx
浮生如梦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意境,给人以静谧、淡定的感受。当音乐声和舞姿渐渐凝固,仿佛时间也被慢慢定格,散发出一股恬淡的气息,耳畔回响着动人的旋律,像是舞动的朝霞、流动的飞絮。

2025-09-15 15:16:11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