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词 / 胜胜慢

笙簧缭绕——胜胜慢

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shēng rào huáng 2

笙簧缭绕释义

【笙】◎ 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歌。芦~。~管乐(yuè)。

【笙】《唐韻》《廣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廣韻》樂器也。《世本》隨作笙。一曰女媧作。《說文》笙,十三簧,象鳳之身也。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釋名》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也。《博雅·釋樂》以瓠爲之,十三管,宮管在左方。《白虎通》笙者大蔟之氣,象萬物之生故謂之笙。《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者謂之和。《註》大者十九簧,和,十三簧者。《前漢·律歷志》匏曰笙。《註》匏,瓠也。列管瓠中,施簧管端。《書·益稷篇》笙鏞以閒。《詩·小雅》笙磬同音。《周禮·春官》笙師掌敎歙竽、笙。又細也。《揚子·方

【绕】1. 缠:~线。缠~。  2. 纠缠,弄迷糊:~嘴。~口令。  3. 走弯曲迂回的路:~远。~道。~越。  4. 围着转:~场一周。围~。环~。

【绕】《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又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又《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簧】1. 乐器里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发声薄片:~片。笙~。双~管。巧舌如~。  2. 〔双~〕a.曲艺的一种;b.喻一方出面,一方背后操纵的活动。  3. 器物里有弹力的机件:弹(tán )~。锁~。

【簧】《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說文》笙中簧也。古者女媧作簧。《釋名》簧,橫也。於管頭橫施于中也,以竹鐵作于口,橫鼓之也。《詩·王風》君子陽陽,左執簧。《疏》簧者,笙管之中金薄鑠也。《禮·明堂位》女媧之笙簧。《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竽笙竾簧。又以言惑人謂之簧鼓。《詩·小雅》巧言如簧。《疏》如笙中之簧,聲相應和。《蔡邕賦》思在口而爲簧。又步搖也。《急就篇》冠幘籫簧結髮紐。《師古註》簧,卽步搖也。漢典考證:〔《禮·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調笙簧。〕 謹照原文笙上增竽字。簧上增竾字。 考證:〔《

【缭】1. 绕,缠绕:~绕。~乱。  2. 用针线缝缀:~缝(fèng )。~贴边。 方言集汇

【缭】《廣韻》落蕭切《集韻》《韻會》憐蕭切《正韻》連條切,音聊。《說文》纏也。《類篇》繞也。《禮·玉藻》再繚四寸。《班固·東都賦》修袖繚繞而滿庭。又祭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祭,八曰繚祭。《儀禮·鄉飮酒禮》弗繚,右絕末以祭。《註》繚,猶紾也。又人名。《前漢·藝文志》尉繚二十九篇。《註》師古曰:尉姓,繚名也。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淸和郡有繚縣。又《集韻》朗鳥切《正韻》盧皎切,音了。義同。又《集韻》離昭切,音髎。力照切,音燎。義同。又《廣韻》力小切,音燎。《莊子·盜跖篇》繚意絕體而爭。《音義》繚,理也。又《集

笙簧缭绕用户点评
tx
笑看云卷云舒

作为一个穷人,我只能躲在家里听着笙簧的音质优势,享受梦幻的音乐。就像坐在山里看风景,欣赏上海浦东的夜景一样,这个音符真的简直是心灵的治愈啊!

2025-08-01 16:39:10
tx
痴迷流年

哇哦,"笙簧缭绕"这句诗读起来就跟听音乐一样,简直是耳朵的福利啊!

2025-08-01 15:59:09
tx
ShinyDiamond

听着"笙簧缭绕",耳朵就像是被一个温柔的兔子捏着,飘飘欲仙的感觉真是羡煞旁人啊~( ̄▽ ̄~)(~ ̄▽ ̄)~ ,就好像在请你吃海鲜大餐的那个人突然送你一只宇宙无敌腮红的念想一样~三口美食的声音都能听到,真是太幸福了啊!✨

2025-08-01 14:57:51
tx
夏之祭典

是不是每次听到笙簧都有种想戴上和服跳着蛇精狂舞的冲动?这个音色简直是日本小萝莉的代言色啊!太治愈了!

2025-08-01 14:08:25
tx
草木知非花

"笙簧缭绕"这句诗简直是人间好货,就像阿里巴巴的库尔勒地理标志苹果,根本停不下来啊!每一声都像是站在东京塔,空调开到最冷,一边欣赏樱花盛开,一边打个团子啊!

2025-08-01 14:00:55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