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zhèng jīn wēi zuò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史记·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宋苏洵《祭史彦辅文》:“正襟危坐,终日无言。”《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老爷﹞只检出那册《圣蹟图》来正襟危坐的看。”鲁迅《华盖集·“碰壁”之馀》:“平时憎恶我的却总希望我做一个完人,即使敌手用了卑劣的流言和阴谋,也应该正襟危坐,毫无愤怨。”
正襟危坐,言在禮儀也。人之所以為人者,當能明心修身,自覺自律。襟正,即襟衣端正,內心操守一定。有形之襟,折射心意之莊重;無形之襟,體現品德之卓越。危坐,則動作謙和有節度,不可滑稽傲慢。正襟危坐之形骸,彰顯出人格之高尚。
这首“正襟危坐”是一首富有警示意义的诗作。从字面意思来看,“正襟危坐”形容坐姿端正而不安稳,意味着面临压力且不能掉以轻心。在儒家思想中,正襟危坐是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态度,所以这句诗也可以当作对人们处事态度的劝诫。 首句“正襟危坐”象征着神态专注而沉稳,字字凝聚着君子豪情,传达出对待人生诸事不可怠慢的警世之词。诗人以简练的文字,抒发了内心对于行为态度的追求,作者立志要在平凡生活中塑造廉洁品质,同样也伴随着责任心的强调。
正襟危坐,其中還蘊含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良善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蓋皆需要一種正襟危坐的心境。人行世間,若能忍辱負重,守正出奇,則可達至道德之境。立腳於國家社會,若能守正待人,襟口開誠,亦可將正襟危坐之心態融入於家族關懷與社會公益,更使人文善治得以永續薪傳。
“正襟危坐”语言含蓄,用词朴实而极富意境之感,具有启迪人心的力量。这句诗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如同前贤聚会时坐姿仰慕,不失庄严庄重之风度,为后学提供了明示与激励。无论是在学术之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以端庄的姿态应对世间万事。
就是就是!现在社交界的规则都变了!看这个诗的时候,就有种穿越回古代的感觉,仿佛文化底蕴很深沉,很有教养。现在社交,都是看你爽不爽,看你会不会聊天啊,你是不是有趣啊!多了去了!所以,这句诗,看了看也就算了吧,接受不了这种拘谨的规矩了!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社交变得好随意啊!大家都喜欢坐着弯腰、抖腿、晃来晃去,完全不在乎给人的印象啊!可能是年轻人撒野的风格吧,不做作,爱咋地咋地~毕竟做自己最重要,不用管别人怎么想。但是在某些场合,还是懂得一些社交礼仪比较好,别太过随心所欲!
“正襟危坐”这四个字,蕴含了一种心与形的统一,表达了一种严肃和沉稳之意。正襟是对内心品性的要求,危坐则是故态复还,不因外界干扰而易动情,三者合而为一,可见此人性情之刚正。
“正襟危坐”仿佛是一张深入人心的画卷,激活了读者内心中对于道德观念的思考。在这禁欲厚重的文化氛围中,如何保持激情和自我约束力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琢磨的问题。诗人这句简短却又充满深意的诗句,既是一种设问,也是一种警示,希冀我们以“正襟危坐”的生活态度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