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脚:上平六脂
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fǔ zhē|zhé|shé qí 1|4 kuí
【俯】1.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 2.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 3.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典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折】◎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 1. 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 3. 弯转,屈曲:曲~。转~。周~。~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返。 5. 损失:损兵~将。 6. 挫辱:~磨。挫~。百~不挠。 7. 减少:~寿(减少寿命)。~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合。~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
【折】《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音浙。拗折也。《詩·鄭風》無折我樹。《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又斷之也。《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又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又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又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又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又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
【畦】1. 田园中分成的小区:~田。菜~。 2. 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
【畦】《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音攜。《說文》田五十畝曰畦。《屈原·離騷》畦留荑與揭車兮,雜杜蘅與芳芷。《註》五十畝爲畦。《莊子·人閒世》彼旦爲無町畦,亦與之爲無町畦。又《廣韻》菜畦。《史記·貨殖傳》千畦薑韭。《註》徐廣曰:千畦,二十五畝。駰案,韋昭曰:畦猶壠。《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註》師古曰:畦區也。又地名。《史記·封禪書》故作畦畤櫟陽,而祀白帝。《索隱註》漢舊儀云:祭人先於隴西西縣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上下有畤,如種韭畦,畦中各有二土封,故云畦畤也。又《集韻》涓畦切,音
【中】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 5. 特指“中国”:~式。~文。 6. 适于,合于:~看。 | 1. 恰好合上:~选。~奖。~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毒。~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举。~状元。 典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葵】1. 〔向日~〕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高,开大黄花,花常朝向太阳,子可食,亦可榨油。简称“葵”,如“~花”,“~心”。 2. 〔锦~〕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淡紫色或白色花,供观赏。 3. 〔蜀~〕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有红、紫、白等色,根可入药。亦称“胡葵”、“吴葵”、“一丈红”。 4. 〔冬~〕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扁圆形。种子、根、茎、叶均可入药。简称“葵”。 5. 〔蒲~〕常绿乔木,叶大,大部分掌状分裂,裂片长披针形,木材可制器具,叶可做蓑、笠及扇。简称“葵”,如“~扇”。 典
【葵】《唐韻》渠追切《集韻》《韻會》渠惟切《正韻》渠爲切,音鄈。《玉篇》菜名。《詩·豳風》七月烹葵及菽。《儀禮·士虞禮》記註:夏秋用生葵。《王禎·農書》葵,陽草也,爲百菜之主,備四時之。《爾雅翼》天有十日,葵與之終始,故葵从癸。《左傳·成十七年》,鮑莊子之知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杜預註葵傾葉向日,以蔽其根。又《周禮·冬官·玉人》大圭長三尺,杼上,終葵首,天子服之。《註》終葵,椎也。爲椎于其杼上,明無所屈也。又地名。《晉語》吾命之以負葵之田七十萬。又姓。《通志·氏族略》終葵氏。《註》《左傳》商人七族有終葵氏。《正